【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由於消費者需求疲弱,蘋果在台灣的主要供應商8月營收再度出現2位數衰退。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台灣主要的蘋果供應商8月總營收年減 12.3%,為新台幣9,514.1億元(約296億美元),較7月份的年減9%加速下探,導致今年以來營收跌幅達到7.5%,反映出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及其他個人電子產品銷售自去年以來低迷不振。

儘管如此,對人工智慧(AI)硬體的需求激增,仍給廣達等公司帶來不錯的進帳。受惠於AI題材,今年夏天廣達股價一路飆升,並創下歷史新高。

廣達是蘋果電腦主要的代工廠,也是輝達主要的合作夥伴。該公司被視為是輝達AI加速器銷售快速成長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儘管這些不斷成長的訂單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化為營收。廣達的雲端部門看好明年AI伺服器營收將翻倍成長。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也是輝達AI晶片及蘋果iPhone、iPad和Mac電腦客製化處理器的獨家供應商,其業績表現通常被視為是需求指標。

摩根士丹利預估AI半導體今年將貢獻台積電總營收約6%,輝達的財測將是台積電近期股價的催化劑。Wedbush Securities股票研究部門資深副總裁Matt Bryson則警告,AI晶片需求不斷成長,但輝達的供應瓶頸恐將來自於台積電的產能瓶頸。台積電日前坦承,在供應輝達晶片方面正面臨瓶頸,因為該晶片需要台積電最先進的封裝技術,但這類封裝產能目前還無法跟上。

蘋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15系列手機預購成績如同以往耀眼,一掃先前種種利空帶來的陰霾,包括中國政府擴大禁用iPhone手機的傳聞、華為突破美國技術圍堵並推出5G高階手機、iPhone 15太貴也沒亮點等等。這表示新一代iPhone可望在年底節日旺季期間重振蘋果的營收獲利表現,台灣「蘋鏈」也可望迎來久違的榮景。

#AI #台積電 #輝達 #iPhone #蘋果 #廣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