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7年多的《最低工資法》修正草案,在行政院院長陳建仁指示下,可望在明(21)日排案討論通過,力拚在本會期將基本工資法制化,預計會以《勞基法》適用對象為主,並將多元指標入法,包含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等納入「應參採」指標之一。

勞動部長許銘春指出,先前《最低工資法》卡關的原因在於,勞資雙方對於參採指標看法不同,唯一的共識就是CPI,因此草案僅將CPI列為「應參採」的項目,其他指標包括GDP成長率、扶養比、家戶所得等列為「得參採」項目,後續還要討論、評估,最後以院會通過版本為準。

勞動部表示,此次草案和現行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最大不同是多了「研究小組」,將由學者專家及財經部會約8人組成,就當年度各項數據,並提出可行方案和聚焦討論,有別過去的勞資各自「喊價」的拉鋸戰。

勞團質疑,「研究小組」定位為何?若成員沒有納入勞資代表,提出的建議恐怕會不接地氣,建議應該把勞資雙方納入研究小組成員;工商團體也認為,相關指標是哪些還有待商榷,參採指標也必須考慮不同產業中勞工工作型態與勞動成本占比各有不同等因素。

#最低工資法 #勞基法 #基本工資 #勞工 #薪資 #陳建仁 #行政院 #研究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