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透過App綁定信用卡的「醫指付」驚爆盜刷風波,因無須在醫院排隊繳交醫療費用,省時便民而累積出近百萬使用人數,加上合作醫療院所高達136家,遍及全台,影響層面甚鉅。金管會提醒,近期就醫民眾宜留意個資外洩風險,若刷卡遭盜刷,可向往來銀行申請列為「爭議帳款」,就不必負擔損失。
由國內30家發卡行授權給財金公司,並由財金公司和大洸醫院管理顧問公司、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3方合作成立的「醫指付」App出包,據大洸官網顯示,合作院所多達136家,涵蓋長庚、馬偕、中國醫藥大學、慈濟、國泰、奇美等多家大型醫院體系,且北中南都有;至於合作往來的金融機構共有30家,包含台銀、兆豐、北富銀、國泰世華、中國信託、中華郵政等。
由於「醫指付」標榜看診後可用手機繳費,直接領藥,節省到批價櫃檯繳費的時間,因此頗受好評,但連日傳出有用戶反映,綁訂的信用卡竟被海外盜刷,疑似用戶卡號大規模外洩,大洸方面表示,已關閉國外IP存取,也安排第3方機構協助釐清解決。
金管會則指出,已督促財金公司了解可能發生的漏洞,銀行也已加強風險控管,委託第3方資安鑑識報告預計月底完成,才能確認問題來源。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明,目前被盜刷個案不限於個別銀行,因此猜測不是由銀行端資料外洩,懷疑是由大洸這頭流出,但到底是透過紙本、照片或駭客侵入等方式流出個資,還在查明當中。
此外,部分銀行發卡機構已啟動自主加強監控,包括進行「灰名單」管理等;銀行局指出,如果卡友遭盜刷,可向往來銀行申請將款項列為「爭議帳款」,只要查明非屬可歸責持卡人事由,就不必負擔被盜刷損失。
至於「醫指付」的主管機關究竟是誰,經濟部、數發部、衛福部與金管會等4大部會卻大踢皮球,經濟部稱資安問題由數發部負責,數發部卻說涉醫療管理應由衛福部主責,衛福部則指卻與行動支付有關,要由金管會管理,但金管會銀行局最新說法卻認為,主管機關為衛福部,未來不排除找衛福部進一步了解釐清。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