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破壞式創新產業加上AI,將成為未來不可逆的強勢發展,據統計,全球AI應用市場規模未來10年將成長30倍。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AI在未來10年將影響人類工作、生活方式的一個革命性的新科技,特別是在生成式AI在技術性突破之後。
據統計2022年全球AI相關應用市場規模在400億美元,而到了2032年則會來到1.3兆美元,相當於30倍的成長。因此,AI概念股近期雖然休息,但市場只是在等待進一步的業績消息。AI的大趨勢是不可擋。
保德信指出,輝達與Google達成共識,未來Google雲端客戶將有更多機會獲得由輝達H100繪圖晶片(GPU)支援的技術,不但利於加速打造基礎設施、軟體及服務,同時亦能大幅提升能源效率、降低成本;而且輝達的GPU不單只用在Google雲端,也應用在亞馬遜、微軟等雲端龍頭平台上。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AI與雲端兩大龍頭雙強聯手,有利於提升雲端服務速度,配合人工智慧與雲端的運用,將帶來更具破壞式創新的發展。根據統計,輝達在GPU市場掌握高達88%的市佔率,除了雲端龍頭大廠積極導入輝達GPU之外,Meta的數據中心、特斯拉自動駕駛、OpenAI的ChatGPT模型,全部都需採用輝達晶片以提AI效能,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600家生成式AI公司,都仰賴輝達的晶片,讓輝達儼然成為「AI軍火庫」。
葉家榮說明,如今AI人工智慧與AI自動化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透過高階AI晶片,廣泛運用在各領域,部分產業甚至可以結合深度智能和虛擬擴增實境功能的新一代高端機器人設備,創造更高效能的產出,這些具有破壞式創新的企業,將帶動營收進入高速成長階段,對於股價可帶來強勁挹注。
葉家榮進一步分析,根據統計,若將MSCI世界指數5年年化滾動報酬,自高盈餘成長到低盈餘成長分成5分位,再觀察這些企業股價超過20來的平均表現,可以發現盈餘與股價走勢呈現高度正相關,獲利最佳的第1分位平均5年年化報酬高達16%,相較之下低盈餘成長的族群,股價不漲反跌,顯見未來市場資金焦點,將聚焦這些具備獨特營運模式,以及強勁的盈餘成長的市場領導企業,來達到超額報酬目標。
葉家榮認為,看好今年以來成熟國家股價表現最為亮眼,這波多頭漲勢更在AI機器學習進展下,包括半導體與軟體企業的股價走勢都十分出色,產業則集中在科技、非核心消費,以及通訊服務,建議投資人不妨聚焦以成熟市場為主、具有專利權保護、市場調整能力、破壞式創新、具良好供應鏈管理、具有經濟規模之龍頭企業,參與未來長線成長列車。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