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銀行陸續從俄國退出,但中國大型銀行填補了這些空缺。據基輔經濟學院分析俄國央行數據後得出結果,從烏克蘭戰爭爆發,到今年3月的14個月間,中資銀行向俄羅斯銀行業貸款金額增加13倍。意味中資銀行正在提供資金給俄羅斯。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對俄羅斯金融業的曝險金額也增加三倍,自2022年初的22億美元增至97億美元。其中工行跟中行兩大銀行就占88億美元。分析認為,這四家銀行的舉動,是中國推動人民幣在全球取代美元的策略之一。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由於多個西方國家監管機構及政治人物嚴厲要求銀行退出俄羅斯市場,加上國際制裁手段也讓西方機構與俄羅斯商業往來更加不易,俄羅斯金融市場的缺口已迅速由中資銀行填補。俄羅斯外匯存底也開始採用人民幣取代美元及歐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出口貨物以人民幣收款的占比不到1%,美元與歐元共占逾60%。如今後兩者已被俄羅斯當局稱為「有毒貨幣」,收款占比已降至50%以下,人民幣占比則增至16%。
負責編制相關數據的基輔經濟學院副發展主任歐諾普里恩科(Andrii Onopriienko)指出,中國銀行業向俄羅斯銀行和信用機構提供的貸款,多數是以人民幣取代美元和歐元,顯示國際對俄實施制裁有效。總體而言,在截至3月的14個月裡,西方銀行持有的俄羅斯銀行資產比例已從6.2%降至4.9%。
報導指出,目前仍有少數幾間西方銀行仍在俄羅斯有規模的營運,其中對俄曝險最高的是奧地利奧合國際銀行(Raiffeisen Bank),自去年2月至今年3月間在俄國的資產增加40%,自205億美元增至292億美元。
報導表示,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正在加強施壓其監管的貸款機構退出俄國,奧合銀行也在遭施壓範圍內,因此奧合銀行正尋求退出俄國市場,目前在俄資產已減至255億美元,不過俄國去年夏天大幅更改規定,讓外資銀行更難出售在俄國的分行。
奧和銀行表示,正努力尋找出售或分拆俄羅斯業務的方法,同時遵守當地和國際法律法規。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