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瘋買熱門ETF時,有注意到內扣成本嗎?別只看規模、受益人和成交量,深深影響你報酬率的,就是內扣成本啊!不會額外跟你收錢,而是默默從淨值中內扣,又稱為隱藏成本,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表示,通常總費用率小於1%算偏低,大於1%算較高,差一點就差之毫釐,1年下來會差到1倍,等於少賺了!上半年總費用率最低前3都是富邦,網友稱讚是「業界良心」。

股海老牛在IG「stockoldbull」表示,你目前持有的ETF總費用率是幾%呢?這是投資ETF不可忽略的一大重點,除了管理費和經理費,還有其他內扣費用,都是會默默從淨值扣掉的隱藏成本,你都搞清楚了嗎?

先來看2023上半年10大ETF總費用率排名:

1、富邦公司治理(00692)0.10%

2、富邦台50(006208):0.12%

3、富邦科技(0052):0.13%

4、國泰股利精選30(00701):0.19%

5、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0.20%

6、元大台灣50(0050):0.21%

7、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0.21%

8、元大MSCI台灣(006203):0.23%

9、國泰台灣5G+(00881):0.24%

10、兆豐藍籌30(00690):0.26%

2023上半年ETF總費用率排名(股海老牛提供)
2023上半年ETF總費用率排名(股海老牛提供)

股海老牛指出,費用前3低均為富邦,元大要再加油啊~(認真拜託)

為什麼沒有今年大飆股0056?0056排名12,總費用率0.27%。

總費用率會影響ETF報酬,小於1%有利長期投資,大於1%建議改採波段投資

現在來為小白上課,搞懂ETF再投資絕不韭:

Q1:何謂ETF內扣費用?

A1:基本費用(經理費+保管費)+額外費用(上市費、年費、指數授權費等)=內扣費用(總費用率)

◎經理費:0.2%~1%,支付給經理人的摳摳。

◎管理費:0.03%~0.3%,資金交由銀行保管時,就會產生管理費。

◎扣款方式:每月從基金淨值中內扣,投資人不需自行繳納,收取方式難以察覺常被忽略,因此內扣費用又被稱為「隱藏成本」。

Q2:ETF每年內扣費用如何計算?

A2:投入成本xETF年度費用率= 投資1年所扣款的金額

◎以00878為例,00878上半年總費用率0.21%,若持有100萬元的00878,上半年將會被扣2100元的費用(100萬x0.21%)。

股海老牛總結,總費用率是ETF的內扣成本,並不是交易時付出的手續費、證交稅,每月會從基金淨值中內扣。長期來看,在複利效果的影響下,總費用率將會是影響ETF報酬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2023上半年內扣費用排行來看,前10大有許多大家熟悉的ETF,而0056總費用率為0.27%,排名12。通常來說,市值型及高股息ETF的費用率偏低(<1%),較有利於長期投資;而主題型或國外型ETF費用率較高(>1%),建議改採波段投資。

想知道更多請見:ETF內扣成本-3步驟查詢總費用率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海老牛》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存股 #ETF #00692 #006208 #0052 #00878 #0056 #0050 #元大 #內扣成本 #淨值 #隱藏成本 #總費用率 #富邦 #股海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