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由於AI仍未明顯止跌,三大法人上周僅投信力挺155.13億元,外資與自營商連續兩週自台股撤出,外資上週賣超327.74億元,自營商賣超幅度擴大至386.08億元,刷新台股歷史最大賣超金額紀錄。由於投信仍站在買方,從投信善於在科技股投資的特長來看,中長線還是有利科技股,故足以維持今年以來的股市特徵—強者恆強。
PGIM保德信科技島基金經理人孫傳恕表示,本次MSCI季度調整台股雙降一平,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指數權重下調至15.4%,亞洲除日本指數權重降至17.67%,全球市場指數權重維持1.65%,最新權重將於8月31日收盤後生效。
孫傳恕指出,綜觀MSCI對台股的影響性日趨淡化,整體投資情緒、財報表現、市場資金流向、國際市場表現等才是左右台股盤勢的關鍵。最新公布的美國7月CPI年增幅加速至3.2%,為2022年6月以來首次上升,但低於預期的3.3%,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年增4.7%,相較前月4.8%下滑,反映出通膨持續受控,聯準會有望在9月維持利率不變,有助觀望資金重回股市,且因為升息路徑已來到尾聲,未來對市場的影響也將趨緩。
至於國內方面,孫傳恕說明,近期台股受到國際科技大廠股價回檔,導致原本熱門的AI概念股出現大幅下跌,且在法人停損之下,跌勢擴散至中小型股與非AI類股,指數也隨之跌破季線位置,由於短線籌碼趨於凌亂,操作上先行提高現金比率靜待量縮止穩後,再重新積極布局。
雖然AI近期股價失色,不過孫傳恕分析,這波AI回檔可視為獲利了結賣壓,並非趨勢與展望方向改變,且市場預估AI Server將於第三季開始出貨,AI發展有利於資金進駐半導體、電腦周邊、PCB、電子零組件等不同族群,拉回反而有利AI類股未來的走勢更為健康。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