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全球高通膨及景氣因素,致使品牌客戶看法保守,亞泰(4974)總經理吳淑品表示,第3季營收會比去年同期下滑,但獲利可望維持第2季水準,公司持續開發其他領域應用,太陽能板、紡織布料及車用電池銅箔檢測等已獲歐洲大廠認證到最後階段,預估第3季底、最慢第4季可望開始出貨並貢獻業績。
亞泰9日參加櫃檯買賣中心業績說明會,擺脫第1季營運不佳,亞泰營運從第2季回升,第2季合併營收約10.07億元,季增率15%,營業毛利約1.8億元,季增率25%,主要是因營收成長及規模經濟效益,毛利率提升所致,營業利益約1.29億元,季增率30%,稅後盈餘約1.54億元,季增率78%,為歷年同期次高,主係台幣及人民幣兌美金貶值產生匯兌收益3700萬元,以及利息收入2000萬元挹注所致,單季每股盈餘2.12元。
吳淑品表示,全球經濟及終端客戶需求疲弱,過去客戶會告訴我們今年整體數量多少,每個月再滾動式做出貨計畫,今年以來客戶相較之前都比較保守,年初客戶發現市場有庫存,且需求疲弱,加上整體經濟不如預期,下單保守。
亞泰上半年合併營收約18.86億元,營業毛利約3.24億元,營業利益約2.28億元,稅後淨利約2.4億元,亦為歷年同期次高,每股盈餘3.31元。
吳淑品指出,目前客戶對第3季及下半年維持比較保守狀況,預估第3季營收將較去年同期下滑1成,但獲利可望維持第2季水準;對亞泰來說,主要營運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三個面向,在產品面,亞泰產品應用範圍廣泛,包括掃瞄、辨識、儲存及傳訊功能的產品都可以使用影像感測器,公司也開發工業檢測用產品,包括:太陽能板、紡織布料、車用電池銅箔等檢測,目前已獲得歐洲大廠認證到最後階段,預估第3季底、最慢第4季可望開始出貨並貢獻業績,公司在在研發面也會聚焦高毛利利基型產品,希望對毛利率有幫助。
在營運效率方面,吳淑品表示,亞泰擁有大陸深圳廠及緬甸眉苗工業區廠,年產能已衝至3800萬套,其中深圳廠最大月產能為190萬套,緬甸廠為130萬套,由於緬甸廠已達經濟規模效益,且緬甸當地人工成本較便宜,深圳與緬甸兩廠可以相互運用,對公司有正面助益,尤其是最近客戶不斷探討可否增加緬甸生產,未來營運效率可逐步提升。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