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為何不買特斯拉,都是因為中國生產?」這話題衝上大陸網路熱搜。特斯拉2017年賣進韓國市場,2022年銷量曾創下進口電動車首位、占比86%,但之後買氣逐年下滑,2023年只剩下21%市占率;業內分析,特斯拉重摔的主因是韓國政府對本土車企大力補貼,而消費者也考量價格、充電等問題,因此與特斯拉是否為大陸製造沒有關係。
虎嗅網報導,今(2023)年上半年韓國汽車銷量排行,現代賣出32.8萬輛居首位,其次是起亞的29.3萬輛,Genesis(現代汽車旗下豪華車品牌)的6.9萬輛排第三,BMW3.8萬輛與賓士3.5萬輛分占五、六名,Audi奧迪、VOLVO包辦第九和第十,特斯拉連前十都擠不進去。
儘管特斯拉在韓國曾掀起搶購潮,讓本土品牌起亞和現代如坐針氈,但到了2021年,韓系兩兄弟展開反擊,起亞推出首款純電車型EV6,而現代則發表首款純電SUV車型IONIQ 5。此後,特斯拉生存空間被擠壓,市場版圖節節敗退。
據CarIsYou數據顯示,2022年特斯拉在韓國的新車註冊量為14,571輛,年減18.3%,到了2023年更慘,特斯拉銷量腰斬,首季新車註冊量僅賣出1,303輛,較同期衰退5成。
報導指出,韓系電動車在韓國本土打贏特斯拉,並不是單純靠產品力和品牌力,而是韓國政府大力補貼在背後推一把。據了解,韓國本土電動汽車的補貼至少要比進口電動汽車多250萬韓元(約台幣6萬元),也讓韓國消費者更願意購買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
除了競爭車企受補貼之外,特斯拉在韓國買氣下滑,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與網路謠傳,特斯拉在中國製造沒有關係。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