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董事長陳泰銘6月陸續接下富鼎、國創半導體董事長職務,由其領導的泛國巨集團公司包括國巨、凱美、同欣電、富鼎、國創半導體等,合計市值已經突破2,600億元,在被動元件領域不僅穩居一方之霸,從被動元件反攻主動元件,切入MOSFET,也成為新的里程碑!
陳泰銘親自主導的併購案不計其數,從2000年國巨斥資180億元併購飛利浦被動元件部門開始,跨國合併的經歷不斷累積,直到2020年,國巨花費逾新台幣500億元,合併美國百年大廠基美(KEMET),將1977年成立的國巨推向另一個高峰,國巨從與日商仍有一至二年的技術差距,在2023年第一季,挾著基美在鉭電、車用電子及蘋果供應鏈的優勢,平衡消費性電子、大中華區市場疲弱的衝擊,雙率分別以33%、18.9%,擊敗日、韓大廠,繳出漂亮的財報成績單。
合併基美 成業界新指標
而合併基美的國巨,集團成員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外國人,國巨集團猶如聯合國,陳泰銘不僅配合基美的時差,時常工作到深夜,工作狂的封號再添一筆夜貓子,也大力拔擢基美的義大利裔業務大將Claudio Lollini擔任國巨全球業務行銷執行副總,特地請其定居台灣,執掌業務兵符,在國巨的法說會上,Claudio Lollini與總經理王淡如、財務長陳彥松已是固定參加的要角。
國巨雖然對併購維持開放態度,但是業界表示,像基美這種天花板等級的併購標的已經空前絕後,電子業很難複製這麼轟動的併購案!
國巨從2018年開始,五年來的每股稅後純益分別達80.3元、16.35元、25.52元、46.46元、44.22元,等於過去五年,國巨的稅後純益累計達到983.4億元,這直逼千億的獲利,「國巨已經更大的彈性應對消費性電子景氣的變動!」業界人士說。
在與基美的合併進入正軌後,陳泰銘在電子業版圖上又有新動作,一個月之內陳泰銘分別出任富鼎及國創半導體董事長職務,目標指向半導體(主動元件)。
日前國創半導體將旗下的IC、SiC元件/模組產品事業,以新台幣2.04億讓予鴻海集團新設立的IC設計子公司,鴻海、國巨同時調整國創半導體股權結構,國巨集團將持有國創半導體55%股權,不僅取代鴻海占了大股,國創目前也是持有富鼎三成股權的最大單一股東。
研發MOSFET 開啟新里程
陳泰銘透過新聞稿表示,透過專注於MOSFET產品開發,將會是國巨從被動元件市場跨入半導體主動元件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國創半導體在此次讓予IC、SiC元件/模組產品事業後,藉由陳泰銘同時出任國創半導體與富鼎董事長,將更強化雙方的策略合作與MOSFET產品整合,並從現有客群集中在亞太區域的消費電子/工控市場,透過國巨集團高度市場滲透的全球通路,供貨給歐美日等高端及利基型客群,為國巨開創全新的成長動能。
陳泰銘親征董座的公司除了國巨獲利穩健繳出4個股本獲利之外,同欣電連續二年獲利超過15元,富鼎也已連續二年交出每股稅後純益逾8元成績單,未來是否透過國巨全球綿密的通路,擠入獲利逾1個股本的泛國巨公司?市場都在看。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