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KPMG最新報告顯示,過去五年的全球企業供應鏈移轉,越南是最大的產地移轉接收國(receiving country),也是唯一同時吸引高附加價值產業(電子、工業和零組件)和低附加價值產業(家居、服飾和鞋履)進駐的市場。
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從大陸移往其他國家進行生產的產業,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占35%,再來依序是家用產品(13%)、工業用品(12%)和汽車(10%)。
KPMG表示,由於大陸傾向發展更多具高附加價值的全球商品,例如設計、品牌及研發,東南亞國家因而順勢接手供應鏈環節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生產及組裝作業,越南更因優惠的稅率及廣設工業園區,得以吸引外來投資人。
KPMG分析,相對不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和低廉的土地與勞動力,是越南吸引企業的關鍵,越南2021年的人數規模、人口組成及最低薪資水準和十年前的廣東相似,但2022年第一季,越南出口量已超越深圳。
但KPMG也提醒,越南為遵循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2024年將面臨薪資調升導致成本上升的壓力。
本次調查查訪的132家企業,有34%總部位於美國,其次是台灣(24%)、日本(21%)和大陸(9%),232個供應鏈市場遷移中,單一市場搬遷數量為74次,僅占整體的32%;大多數企業選擇往多國移動,總計次數為158次。
其中以遷移至兩個不同的市場的情況最普遍,占28%。往三個市場移動的比重約為2成;向四個市場或五個市場移動的比重則各約1成。顯示企業發展多元供應鏈市場,已成當前趨勢,未來全球供應鏈網絡將更錯綜複雜。
產地遷移原因中,地緣政治風險、貿易爭端兩者合計占近50%,高地價、勞動力不足、疫情相關禁令及原物料短缺等約占25%;拉動因素方面,企業考量包括優化供應鏈、更接近消費市場、低廉的地價與勞動力及稅負優惠。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