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最大天職是經營1家公司,努力把餅做大,除期許新光金變天後能重振雄風,讓市值顯著提升,也認為私立醫院是國內最有條件發展新藥的生技體系,直指坐擁敏盛醫院、躍獅藥局等資源的盛弘,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若能把經營價值極大化,有望向大樹藥局看齊,市值挑戰百億非夢事。
謝金河在最新一期《先探》指出,1990年代,台灣壽險業飛黃騰達的年代,新光金未上市股價上千元,那個時候在老臣吳家錄運籌帷幄下,旗下擁有資產是所有壽險公司之冠,為什麼淪落到今天這個處境?新光金總資產4.8506兆元,每股淨值14.25元,但股價只有9塊多,股價淨值比只有0.64倍,直批經營者失職。
過去掌舵者吳東進曾與王雪紅吃過一頓飯,回到公司指示操盤人在1100元上下買進宏達電6000張股票,最後慘賠幾十億,新光金的內傷是這樣累積出來的,新光金市值會與富邦金、國泰金愈拉愈遠,這是經營的不得其道,經營者把餅做小了。
改革派大股東洪士琪拿出數據,歷年新光金配出股息241億元,但辦理增資,又從股東手上拿走266億資金,這可以想見這幾十年當新光金股東是很辛苦的,做為一個投資者,選擇能為股東興利的經營者,是投資人最大的責任。
謝金河並透露,盛弘董事長楊弘仁日前來訪,自己也用同樣的概念告訴他,期許努力把餅做大。對台灣發展生技產業,擁有醫院資源可說是得天獨厚,在國外,醫院是新藥研發最源頭的發動者,但台灣的醫院是財團法人,不能以創造獲利為使命,也減損台灣新藥研發路上的效益,但是私立醫院不在此限。
在資本市場能享有醫院資源的,一個是盛弘背後的敏盛醫院,另一個是中國醫藥大學及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像蔡長海旗下的長聖,市值148億元,長佳智能97.4億元,聖安生醫也有28.72億元,3家公司加起來市值274億,成了蔡長海在中醫大系統的最重要護城河。
但是敏盛醫院底下的盛弘47.5億元,即使再把敏成健康的12.1億元加進來,勉強也只有60億元左右。
謝金河認為,若善用敏盛醫院資源,連結花10幾億買下的翰品酒店,改裝為智慧醫療城,結合哈佛健檢,再延伸到101家門市的躍獅藥局,市值最起碼也可以從百億起跳,認為現在的盛弘,就像1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正需要一個好的CEO及經營團隊,把經營價值極大化。
盛弘高階主管日前在參訪時透露,當年大樹曾經想要併給盛弘,或者是尋求合作,盛弘沒有放在心上,現在大樹市值324億元,已經是盛弘好幾倍,大樹最高漲到438.5元,市值一度來到392.1億元。
大樹把醫療通路的價值極大化,如果參考大樹,謝金河認為,盛弘應該重組公司架構,以盛弘每股淨值28.95元,去年EPS2.45元,今年智慧醫療城若發揮效益,EPS到2.5元,本益比20倍,股價漲到50元,市值也不過是60億,距百億目標仍然十分遙遠,卻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