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5月營收年增4成,客運業務更創單月新高,但為落實集團海空分治,長榮國際也在同日公告申讓處分5萬張長榮航持股,因申轉讓後手中尚握66.23萬張、持股比逾12.3%,是否成為潛在賣壓,讓長榮航過不了40元,引發網友正反論戰。
隨長榮兄弟之爭去年落幕,長榮國際也一改持續買進的作法,選在長榮航股東會後反手調節,昨(9)日公告將在6/12~7/11直接出售5萬張持股,後續處分動作是否持續進行,備受關注。
市場解讀,長榮集團海空分治是大勢所趨,預料長子張國華與三子張國政分掌長榮、長榮航,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等集團2大控股公司,為縮小規模而預先處分資產,之後不排除逐步走向解散。
長榮航昨也同步公告5月營收157.62億元,月增3.62%、年增40.03%,其中客運營收108.6億元,年增13.1倍,創單月新高;累計前5月營收753.99億元,年增44.01%。
受惠疫後旅運需求爆發,長榮繼第1季EPS躍進到0.84元後,已有法人陸續上調今年獲利,除預估第2季獲利14.4%,單季EPS約1元,全年營收1914.44 億元,年增38.7%,稅後純益也有望年增2倍至214.73億元,全年EPS上看4.12元。
對於長榮航後市,PTT網友熱烈討論,有人擔心5月營收未再創高,月增率僅3%,下周一恐怕要在山頂上瑟瑟發抖。但也有人認為,全年海賺4元、股價不到40不用太緊張。至於長榮國際轉讓持股,有網友幽默發問,這算是大戶高檔出貨的訊號嗎?但有人認為,應該長榮內部換來換去而已,賣壓不用太擔心。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