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緯創兩家AI概念股飆漲,很難讓人不關注電子五哥的轉型,但專家認為,較少人討論、但其實更不易受景氣波動影響的工業電腦族群,也是投資人可以關注的標的,從華碩、鴻海、仁寶、神基的相繼投入,可見一斑。
事實上,工業電腦族群當中研華、連宇、樺漢、鑫創電子、立端、其陽、凌華、廣積、艾訊等,皆繳出「歷年同期最佳」成績,顯示雖然終端景氣需求尚未復甦,但工業自動化、能源管理等基建剛性需求仍強,帶動業績逆勢突圍。
玩股網專欄作家「玩股講客人」表示,如果去看2022年個人電腦或筆電的業績,幾乎都以衰退居多,甚至還面臨打庫存的問題;不過如果從工業電腦銷售來看則未必。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2022年工業電腦銷售依舊火熱,甚至還屢創新高。
當大家都認為電腦產業不行了,但工業電腦可不是一般家庭用的生意,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第1季產值151.64億元,相對2022年第1季138.33億元年增8.78%,這和家庭用電腦的衰退可說是平行世界。之所以要看首季的銷售,「玩股講客人」說,原因是首季通常是每年的淡季,再來2023年算是疫情正式解封後完整的一季,因此從2023年第1季數據可以看出疫情紅利是不是發生在工業電腦身上。
舉例來說,航運股營運在疫情前都很慘淡,但是疫情期間受惠缺工缺料獲利大爆發,不過到2023年第1季紅利也差不多消失;而上圖可以看出國內工業電腦2019年第1季銷售值為109.67億元,而2020年第1季則因疫情的鎖國政策導致衰退,繳出98.47億元。
雖然呈現衰退,但當時一堆產業受疫情衝擊早就都已經腰斬,旅遊業、航空業甚至已經是膝蓋斬等級,工業電腦的衰退幅度其實沒有很誇張。「玩股講客人」說,根據他的研究推論,2020年的衰退並不是產業衰退,而是航運塞港等運輸問題導致產品出不去。
再看到2023年首季繳出151.64億元,相較於疫情前的2019年首季繳出109.67億元,這可不只是恢復正常水準而已,甚至可以說是無視於疫情了吧?而且每年越來越強,從這一點來看,就足以證明工業電腦產業仍在持續向上發展。
那麼為何工業電腦這麼強?「玩股講客人」說,全世界都正在積極數位轉型,例如無人商店、無人刷卡支付機、自動化工廠、醫療用機械手臂、驗票機、賭場遊戲機,甚至是軍事使用,這些隨著網路化而慢慢出現的產業數位轉型革命,通通都需要工業電腦的支持及執行。別以為只有網路或軟體就能搞定一切,如果沒有工業電腦配合系統運作,不管要做什麼數位化升級,通通都沒用,只能回到人工系統運作而已。
換句話說,當全球科技越來越發達,工業電腦的剛性需求自然會跟著穩定成長,這也是為什麼工業電腦會是電腦產業中,比較沒有景氣問題的產業,因為他們的客戶都來是大型企業,產品都是要拿來服務客戶或加速工廠自動化,那麼誰管疫情不疫情呢?
就是因為工業電腦商機無限,所以國內不少老牌電腦公司也開始轉投資相關工業電腦子公司,例如華碩轉投資研華、研揚、融程電、艾訊,聲勢最為浩大;鴻海則轉投資樺漢;仁寶跑去轉投資安勤;神基出產美國軍用電腦;專門製造嵌入式電腦的威強電…,「玩股講客人」說,如果去打開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及產業受惠度,你就會發現,他們的共同特徵──營運數據長期穩健。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