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市值型ETF上市連發,很多都是進化版0050,連台積電占比都近乎砍半,強調獲利、ESG、低碳等,短線報酬率比0050與006208還好,就有網友發問,是否要轉換標的,改抱績效好的新人呢?理財達人「存股方程式」表示,其實這些ETF成分股類似,報酬率也差異不大,直指3大原因,不必賣舊買新,不論是今年報酬冠軍00905或老牌0050、00692,只要專心存股就好。

存股方程式」版主在臉書粉專表示,ETF發行數量愈來愈多,(類)市值型一檔接著一檔發行,新的一定比舊的好嗎?!有必要因為短線報酬率的高低差異而換股嗎?

版主指出,近年發行的(類)市值型產品有FT臺灣Smart(00905)、中信臺灣智慧50(00912)、兆豐龍頭等權重(00921)、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群益台灣ESG低碳(00923),後續相信還會有投信發行相關的(類)市值型ETF產品。

今年1至5月的含息累計報酬率,(類)市值型ETF由00905的18.01%奪冠,也是唯一贏過大盤的(類)市值型標的。老牌的元大台灣50(0050)與富邦台50(006208)皆以些微差距,落後大盤與00905。

因選股策略、成分股權重、內扣費用都不同,報酬率自然互有高低

版主認為,究竟這些產品孰優孰劣?該換股投資嗎?可以從兩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成分股相似,報酬率差異不大:

排除內扣費用不談,單純觀察成分股可以發現,這些市值型與類市值型ETF的成分股其實是非常相似。畢竟台股是個淺碟市場,大型權值股就是那些,同樣的菜色很難翻出新花樣。不論是強調市值規模、ESG、低碳、獲利動能等,大致上會入選(類)市值型ETF成分股的企業,都是同一批企業。

既然成分股相似度高,長期含息報酬率應不至於落差太大,就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也沒有必要為了追逐新產品而頻繁換股或增加持有的檔數。從中挑選1、2檔最認同的,專心增加股數即可。

(2)3大原因,不必賣舊買新

各(類)市值型ETF報酬率確實不同,畢竟選股策略還是有些差異,成分股的權重並不相同,加以內扣費用也不一樣,因此報酬率自然互有高低。今年1~5月由00905奪冠,有些版友想賣出原本持有的(類)市值型ETF轉進00905,或把00905加入原本的組合。版主認為不必這麼做,有3大原因:

只要規模夠大、無下市風險,流動性充足,就專注存股,別老想換標的

1、 頻繁換股像炒短線:買進ETF就是為了減少主動操作,頻繁轉換標的,不就再度走回短線進出的老路。

2、 報酬落差僅1咪咪:以目前數據來看,這些(類)市值型ETF的報酬率差距並不是很大,因此沒必要為了追逐些微的報酬率落差,而轉換持股,增持1檔標的,也只是徒增管理上的困擾。

3、 報酬排名每月變動:(類)市值型ETF的報酬率排名,可能每月、每年都不一樣,難道每月、每年都要轉換買進報酬率排名第一的嗎?這絕對不是好策略。

版主總結,不論是持有老牌0050、中生代00692、或新發行00905,新的未必好、舊的未必差。只要規模夠大、沒有清算下市風險,流動性充足,標的選定之後就是專注增加股數,不需老想著換標的。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存股方程式》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存股族 #存股 #ETF #ESG #低碳 #台積電 #0050 #006208 #00905 #00912 #00921 #00922 #00923 #存股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