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陳泰銘雖看衰標準品存貨調整仍至少要二季,但國巨已穩定轉往高階領域,看好在汽車領域的布局提前站穩20%以上;同時身為富鼎新科董座,陳泰銘也看好富鼎已找到產能出海口。
陳泰銘一個月內,相繼接下富鼎、國創半導體董座,成為橫跨主、被動元件大廠,在6日股東會上,陳泰銘對短期景氣看法保守,認為下半年景氣將呈L型復甦,標準品存貨調整至少還需二季,以標準品為主的公司恐辛苦,但國巨已穩定轉往高階領域,高階利基品比重達8成,因此保有一定的能量及營運績效。
陳泰銘5月30日正式接下富鼎董座,他看好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商業模式和被動元件很像,但真正跨出大中華區廠商不多,國創入主富鼎後,找到鴻海這個大型產能出海口,富鼎透過國巨在工控、醫療、汽車、航太等綿密且完整通路,接觸到國巨客戶,可望真正走出大中華區;國巨則可提供更完整的產品線給客戶,鴻海收穫更好更穩定的供應商,對三方來說可謂三贏。
談到國巨在高階應用的布局,陳泰銘點名汽車、工業、醫療、航太等領域都有斬獲,特別是汽車領域,不僅比重已達20%以上,算是達標,且日本所有車廠都是國巨的客戶,真正打入Tier 1車廠,未來即使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有信心汽車相關比重仍將穩在20%以上;航太方面,在基美、普思二家公司加入國巨之下,航太領域已是好幾倍的成長。
至於國巨今年合併二家百年高階感測元件廠,二家公司均以汽車、工業為應用主力,德國賀利氏高階溫度感測元件廠今年第一季完成併購,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則預計第四季完成併購,屆時將依法公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台,帶動AI熱潮,陳泰銘被媒體問及AI受惠程度,他表示,國巨是零件供應端,不做終端產品,但電子五哥均為國巨客戶,所有客戶都沒缺席AI應用,國巨也不會缺席。
國巨股東會通過去年度決算表冊及10元盈餘分配案,公司亦決定於7月5日除息,現金股利於7月26日發放。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