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瘋淨零減碳,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發布國內首份「綠商標產業比較分析」報告,統計10年來綠商標占總申請量已達1成5,且呈成長趨勢。企業表現上,食品大廠統一在九大類產品上,拿下「回收再利用」、「污染控制」、「廢棄物管理」三項申請第一名,力壓美國蘋果公司、大陸電商阿里巴巴集團的兩項第一。

所謂的「綠商標」,指至少用於一項綠色商品或綠色服務上,但不包括近年被視為永續能源的核能。智慧局解釋,主要是核廢料尚有爭議。因綠商標申請,可看出各大企業減碳布局方向,智慧局乃花時間統整2013到2022年間,共84萬多件商標申請案件,以九大類產品歸納,得知15%屬綠商標,約12萬2000多件。

九大類綠商標產品中,以「能源產品」、「污染控制」與「節約能源」三大領域為主,占總綠商標申請的8成以上,可看出為廠商淨零布局重心。其他還有「運輸」、「再利用/回收利用」、「污染控制」、「廢棄物管理」、「農業」、「環保意識」、「氣候變遷」等。

智慧局表示,綠商標以本國籍申請人占6成3最多,其次依序為中國大陸、日本及美國。

公司統計上,以台灣統一公司、美國蘋果公司及大陸阿里巴巴集團在九大類中獲得前三名次數最多。尤其是統一,共在「回收再利用」、「污染控制」、「廢棄物管理」三項上居首。而蘋果則在「能源」、「節約能源」,阿里巴巴在「環保意識」、「氣候變遷」上,各拿兩項冠軍。

智慧局說,近年廠商註冊綠色商品或服務的次數越來越多,像是節能措施諮詢、安裝節能發電設備、安裝維護空氣淨化和淨水設備等。智慧局建議,對於品牌及消費者而言,環保因素越來越重要。綠商標可讓品牌較容易抓住消費者目光,並展示永續價值,建議企業及早進行綠商標布局。

#綠商標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回收再利用 #污染控制 #廢棄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