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商研院(CDRI)公布最新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指出2023年4月同行指標綜合指數持續回升、且升勢有加速現象,但呈現極特殊的「不均衡復甦」現象,使未來復甦隱含極高不確定性,警示須留意「內溫外冷」景氣情勢不穩定、亦難確保持續性隱憂。
商研院表示,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CCCIS)於去年4月下探負0.3014個標準差的低谷,隨後逐步回升並轉正,至今年4月達0.0259個標準差。預測至10月將升至達0.2527個標準差。
不過,進一步觀察同行指標擴散(Diffusion)情形,4月5個子指標中仍有3個持續下降,僅住宿餐飲業與服務業就業人數2個子指標,在解封後人流急速恢復下繼續上升,且上升趨勢相對強勁,帶動整個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指標同行綜合指數因此上升。
同時,觀察領先指標循環綜合指數(LCCIS)走勢,自2021年11月高點0.8983個標準差持續降至今年4月的負1.2527個標準差,其中各子指標除了運輸倉儲業外皆持續下降,形成極特殊的疫後「不均衡復甦」現象。
商研院指出,台灣因半導體業與供應鏈特殊強勁的「韌性」優勢,締造疫情期間逆勢成長奇蹟,但疫後反淪訂單連黑之苦,加上通膨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淨輸出、民間投資與存貨投資皆嚴重減少,不只不利於短期景氣復甦,也為長期經濟成長動能產生阻制作用。
而目前服務業雖有成長,卻無法弭平更大的工業衰退缺口,使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衰退幅度擴大至2.87%。雖然政府預期未來3季均見加速成長,惟鑒於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領先指標循環綜合指數下降速度未見減緩,情況恐不容樂觀。
不過,商研院認為,數位經濟已明顯主導國際經貿發展方向、範疇與結構,產品或服務貿易無不以數位貿易為主要驅動力。因此,在努力對抗景氣衰退威脅之際,加速數位經濟發展相關投資,不讓民間投資停頓或走老路,亦為當務之急。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