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運用AI越來越多元,主要在四大面向,包含貸款、客服、身分識別、防詐等。隨銀行業積極運用AI,金管會下半年在公布新版金融科技發展方案時,預計將金融業使用AI訂出原則,供所有金融業依循。
目前銀行運用最廣泛的是貸款業務,以新光銀行來說,當民眾藉由google導入到銀行官網要申請信貸時,藉由AI機器人與客戶先初步互動,由機器人初步判斷是否符合核貸標準,若符合就可正式提出申請,較不符合者也會教導可以怎樣做,以提高核貸率,避免民眾填寫一堆資料後銀行還不核貸的困擾。該行導入AI後,信貸業務從過去一年約80億元,估計今年底可望提高到160億元。
永豐銀導入的「AI精準行銷模型」,避免客戶被不感興趣的溝通行為打擾,導入後在信貸撥款數上,每月撥貸金額估成長近7成,換匯交易金額也成長近3倍。
其次是在銀行客服應用,像國泰世華銀的智能客服「阿發」,採用新一代NLU(自然語言理解),允許客戶以更自然的方式輸入問題,不僅是搜索關鍵字,透過客服中心的數據設計多種服務情況,將許多通知的客戶場景導入「阿發」,減少客服過程的中斷。
銀行也運用AI在加強身份辨識上,像是台新銀行運用臉部辨識技術,提供「刷臉提款」、「刷臉支付」的服務。國泰世華銀在人臉辨識上,以「臉部多點特徵值」 進行「直接辨識」技術,嚴格比對確保本人身分強化交易安全,保護資訊與交易安全。
AI也被銀行運用在防詐。如北富銀自行研發「AI智能防詐模型」,不用等到被害人去報案銀行才設定為警示帳戶,而是提前透過特徵找出可疑異常的帳戶,銀行內部就能先對可疑異常帳戶做控管,以攔阻詐騙。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