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產業歷經高度整合,已經鮮少有新競爭者加入,不過隨著MLCC年複合成長率上看10%,陸廠再現「新面孔」,繼風華高科、潮州三環之後,陸資廠廣東微容電子成軍,進入MLCC產業,儘管目前規模還不算太大,但是在低容MLCC開始展現影響力。
國內被動元件廠將在6月召開股東常會,國巨集團國巨(2327)、凱美(2375)、同欣電(6271)股東會將同步在6月6日召開股東常會,今年雖沒有董事改選議程,不過隨著時序步入年中,市場仍關注下半年被動元件產業的景氣走勢,董事長陳泰銘對下半年的景氣看法仍將左右類股表現。
被動元件產業已歷經高度整合、淘汰,日、台、韓被動元件大廠的版圖已大致底定,新進入的廠商極為罕見,不過隨著汽車電子化、電動車(EV)、IoT、5G等新應用百花齊放,帶動MLCC的需求,市場的餅變大,因此吸引少見的新勢力投入。
據業界指出,陸資廠廣東微容已經切入MLCC產業,目前規模還不大,但在手機MLCC上已經有一些成果,據了解,廣東微容電子的班底來自大陸宇陽,宇陽成軍之初打出小型MLCC(0201以下)為號召,廣東微容雖然尚未成氣候,不過陸資廠潮州三環、廣東微容陸續插旗MLCC,仍在低容MLCC領域造成影響。
由於不景氣、高通膨,加上中美貿易戰影響大陸疫後復甦的力道,被動元件廠今年第一季財報乏善可陳,除了龍頭廠國巨(2327)繳每股稅後純益9.9元的成績單之外;華新科(2492)第一季受惠於業外獲利,致單季轉虧為盈,不過營益率仍僅1.4%,受整體景氣影響不小。
業界認為,國巨在低階產品比率已經降低,中長期利基型高階品比重上看80%,持續獲利之下有更充足的底氣在大中華區面對陸資廠的競爭。
據廣東微容電子官網資料顯示,該公司在羅定微容科技園計劃投資120億人民幣,進行中長期的擴產計畫,預計至2028年締造年產1.5萬億片的MLCC產能,並希望擠進行業內的前三大。
除此之外,廣東微容電子也在官網中指出,公司主力發展高端MLCC,是大陸高端MLCC的主力廠商之一,產品大多用於移動設備、汽車電子、內置晶片、網路設備、計算機、家電、以及安防設備等。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