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在2016總統大選時,豪邁發出豪語要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時隔7年,蔡總統這張支票確定跳票,是20萬戶目標太高所造成嗎?去年韓國大選目前南韓總統尹錫悅與其對手都提出要興建300萬戶公共住宅來平抑韓國高房價問題,南韓目前人口是台灣的兩倍,用這種比例來換算,台灣總統候選人應提出興建150萬戶公共住宅,因此目標20萬戶絕對不是問題,而是缺乏完整政策規劃。
蔡總統住宅政見是找科班行家來擘畫,但如果是責由行政院副院長負責,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擔任執行秘書或副召集人,六都內國防部、財政部經管國有地就比較容易溝通釋出,財政部、金管會與中央銀行興建資金的取得也會較易取得,不致為無米之炊。
公共住宅供應不足是近20年房價不斷飆升主因之一,馬總統時代的打房政策從結果面來評估是失敗,蔡總統近兩年打房措施比馬政府更猛,但並未直擊要害,還是會白忙一場。蔡總統住宅政策何以未成,也是未來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的住宅政策要對症下藥處方,處方包括以下六件事,若能做到平抑房價,減輕民眾購屋或租屋負擔是有機會。
第一件事是成立公共住宅興建會報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統合興建土地、資金與地方政府分工事宜,並負責進度管控與追蹤。
第二件事是政府不要再標售任何土地,包括重劃或區段徵收取得的抵價地與抵費地,政府手頭上土地是全體國民所有,因此所有土地提供給建商興建公共住宅,讓民眾分享居住服務,房價由政府訂價銷售,房屋不能移轉,只能由政府買回,建商可收取合理利潤。
第三件事是政府要確實做好用PPP(公私部門協力)制度來興建公共住宅,土地不賣給建商不會影響建商生計,建商反而可以專心協助政府興建更多公共住宅,政府要做到選出好建商來為民眾謀福利,不要重蹈浮洲合宜住宅弊病。
第四件事是落實「漲價歸公」,台灣地區房屋仲介店數目在全盛期比便利商店多,代表房地產投資好賺,完全歸功陳水扁的修法與馬英九上任漠視孫中山先生「平均地權、漲價歸公」主張,因此將土地增值稅稅率回復40%、50%、60%,一方面可杜絕炒客炒翻天,另方面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第五件事將目前的房屋稅與地價稅合而為一,成為新的財產稅。前幾年中研院的租稅改革建議研究中提出房屋持有稅比小客車牌照稅低不合理現象,引爆目前房屋稅與地價稅偏低,讓炒客與包租客橫行在房地產投資,欺壓經濟落勢族群,為遏制這種不義現象,個人認為將房屋稅與地價稅合一,課徵囤房稅才有意義,加重持有成本,方能消除大量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
第六件事是推動公共住宅REITs,可將民間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外,更可導正房地產炒作。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