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隨著疫情解封,今年度畢業生迎來疫情後首次實體畢業典禮,也即將踏入職場成為社會新鮮人。全球人壽表示,通常社會新鮮人較不需負擔家庭經濟責任,建議應以「傷害險」及「醫療險」等基本保障為主。以22歲新鮮人投保傷害險當主約為例,搭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重大傷病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及失能豁免等附約,年繳保費不到1.2萬元就能有基本保障,較省荷包。
全球人壽大數據團隊也發現,不管是大學畢業或博士畢業(22至32歲)的新鮮人,投保件數最多的前三大主約保單為「重大傷病定期險、住院日額型終身醫療險及終身壽險」;而前三大附約則分別為「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一年期重大傷病險及傷害保險」。由此可見,多數新鮮人開始為自己規劃第一份保單時,會將意外、醫療等保障放進自己的規劃中,以因應人生此階段的風險。
社會新鮮人上下班通勤除了大眾運輸外,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就是機車,加上餐餐外食、熬夜忙工作、社交成為常態。全球人壽表示,新鮮人最擔心意外及突發疾病,可能會衍生出龐大的「醫療費用」以及「失能無法工作」,因此建議投保方向可先以傷害險為主約,再附加各類附約,以提高保障額度,包括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重大傷病險、長照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手術險及失能豁免等附約,均可依據自身需求附加,減輕風險發生時對家人的負擔,最適合預算有限的新鮮人,作為剛出社會的第一張保單規劃,將躲不掉的意外做好扛得起的準備。
至於新鮮人如何挑選傷害險,全球人壽表示,在填補醫療費用方面,建議留意給付項目是否包含具實支實付性質的「傷害醫療保險金」,可直接補貼健保以外的花費;且同一傷害事故限額建議2至3萬元。另外,也要留意是否有包含提供骨折未住院治療的「傷害住院日額保險金」,以補貼住院時或骨折未住院的薪資損失。
當發生嚴重意外事故時,年輕人的生存與康復機率通常較高,但若面臨癱瘓或是截肢困境,想要重回職場仍然需要一段復健期。選擇具有「意外失能保險金」給付的商品,在面臨較嚴重的失能程度時,就能一次領到一大筆保險金,來因應失能後各種花費;此外,建議也可選擇當發生嚴重失能程度時有提供「意外失能生活扶助保險金」或「意外失能安養保險金」等按月給付保險金的商品,做為復健期的固定收入來源,讓生活沒有後顧之憂。
除了傷害險之外,社會新鮮人也應準備好各項醫療保障,建議可選擇附加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重大傷病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及失能豁免等附約。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