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大陸經濟修復動能出現見頂回落跡象,下半年經濟增長或經歷U型修復的打底階段。對此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當前大陸經濟正面臨「高債務、弱需求」的組合,財政、貨幣政策都需要進一步加力,他認為,降準或下調政策利率,都在選項之內。
界面新聞報導,明明日前在一場論壇上指出,截至去年末,大陸宏觀槓桿率達到273.2%,超過發達經濟體平均水準。在當前的債務水準下,每年利息支出占新增社會融資的比重近50%,代表新增的流動性多數用來還債,而非流入生產消費領域,這導致了弱需求。這也是今年第一季放貸總額逾人民幣(下同)10兆元,但經濟增速並未明顯回升,且核心通膨偏低的主因。
面對高債務、弱需求的背景,明明認為,穩增長更需要從財政端入手,而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其典型的逆週期特徵,不排除下半年將繼續加碼。從2020年和2021年來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規模都達2兆元左右。
其次,明明建議大陸政府可以考慮發行長期建設國債等方式增加槓桿,彌補居民和企業部門加槓桿空間有限的情況。
他指出,截至去年底,大陸中央政府槓桿率僅為21.4%,遠低於地方政府,與發達國家政府槓桿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的情況相反,認為中央仍有一定的加槓桿空間。
貨幣政策方面,明明認為,降準屬於週期性工具,大約每半年會有一次適當時機。由於3月份才剛降準,預估中國人民銀行下次降準可能在第三季末或第四季初,年內存準率還有0.25個百分點的下調空間。
此外他還說,若經濟增長率持續低迷,則政策利率勢必也將下調。過去每次官方製造業採購人指數(PMI)趨勢低於50落入收縮區間時,政策利率就會下調。由此來看,他認為第三季也有調降政策利率的可能,預估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至少都有十個基本點的下調空間。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