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類股連漲多天,這次是玩真的?專家指出,這兩個月長榮航的營收確實已經回到疫情前表現,加上外資每天2萬張、3萬張的買進,投信、自營商也跟著加碼,這次長榮航的起飛,可不是先前一桶油就用完的樣子,而是把整台飛機油艙加滿,另外還有空中加油站補給,加上油價走跌,第2季的季報可以期待。

外資頻加碼航空雙雄,今雖對華航由買轉賣、賣超2.2萬張,但對長榮航仍不離不棄,今日再加碼2.4萬張,相當於連6日買超,總計買超超過14萬張。再看上市航運類股本周漲幅,也是以長榮航12.85%居第一,其餘2-4名分別為亞航11.3%、華航10.55%、漢翔2.74%、榮運1.83%。

玩股網專欄作家「玩股講客人」表示,最近航運指數直直衝,正當市場一片看空,認為景氣循環股的紅利即將隨解封而消失,結果上市航運類指數居然就開始往上漲,5月22日還一舉站上月線,在週線、雙週線陸續跟月線呈現黃金交叉之後,帶來一陣子的多頭行情。到底什麼力量帶領整個族群往上衝?簡單分享,航運類指數是由陸運、海運、空運組成,這次的上漲,幾乎完全是空軍的天下。

如果有注意媒體報導,或開始買機票要出國,「玩股講客人」說,肯定會發現機票價格已經回到疫情前,遇到連假甚至訂不到機票,市場投資人、聰明錢都不笨,懂得隨著產業趨勢而輪動。如果再以技術面均線來看,上漲前3名的航空公司從週線、雙週線、月線、季線均呈現多頭向上,這代表股價行情正處於多頭格局,直接用長榮航來當範例,從技術、營收、EPS(每股純益)、布蘭特原油四面向分析:

●長榮航技術分析

從技術線圖來看,均線從短到長,一路從上往下排列,這就是很標準的多頭展開格局,在4月底突破季線之後,形成一個W底的突破,接著就不斷往上衝高;而另外一個是成交量跟著起漲放大,形成量價齊揚態勢,難怪最近股價強成這樣,顯然有來自市場派的加持。

資料來源:玩股網、玩股講客人
資料來源:玩股網、玩股講客人

●長榮航法人買賣超

如果從籌碼面來看就更清楚,外資近日都是每天2萬、3萬張買進,而投信、自營商也跟著加碼,所以這次長榮航這次起飛,燃料可不是之前那樣子,大概一桶油起飛就用完了,而是把整台飛機油艙加滿,另外又有空中加油站繼續補充油箱,也難怪沖到高空之後,又再度飆上大氣層之外的宇宙。

●長榮航每月營收

再從營收面來看,最近兩個月的營收表現,確實已經收復疫情前的成績單。如果依循著營收成長節奏,其實2020年殺到最低之後,2021年空中貨運持續運作,也讓營收慢慢成長中,並在2023年正式追平前高,或許接下來也只是追平營收而已,隨著物價通膨及解封需求放大,營收表現甚至有機會突破前高。

資料來源:玩股網、玩股講客人
資料來源:玩股網、玩股講客人

●長榮航每股盈餘

再從EPS角度來看,2022年雖然因為解封而衰退,原因是貨機需求開始降低,報價也跟著下修,但獲利仍維持在正數,進入2023年第1季繳出0.84元,也是一個有感的指標,畢竟這種航空業要漲價不容易,因此EPS很容易出現虧損,除了人力成本吃重之外,買新飛機的攤平費用、油價上漲都會導致獲利的壓力升高。所以就最新季報來看,營運表現還算是不錯。

●布蘭特原油(BRENT) 技術分析

那麼長榮航最近在強什麼?除了解封之後,一個重要關鍵就是原油報價持續下跌,前面提過油價是影響航空業淨利的三大關鍵之一,而布蘭特原油下跌,當然就成為航空公司的利多。

拉開布蘭特原油近幾個月的報價來看,最高點是在2023年4月12日的87.33美元,不過這幾天最低已經跌到72元附近,這可是接近2成的下修幅度,如果接下來的機票價格持續上漲,大家又維持報復性旅遊,而油價又不斷下跌,那麼2023年第2季的獲利應該會不錯,不要說賺贏2022年同期,至少打平應該還是沒問題的吧!?

再近一步拉出2022年第2季油價,當時油價還在上漲區間,所以會發現長榮航EPS在2022年是衰退,不僅是2021年高毛利的送貨營收開始下修而已,而是油價實在太貴,最便宜報價仍在百元以上。

對照一下基期,目前油價從不到90美元跌到接近70美元,油價成本怎麼算都便宜,再搭配解封商機帶動,如果單就第2季獲利來說,其實長榮航接下來的季報表現仍可期待。或許這是為什麼3大法人回流台股之後,難得把資金湧向航空業的主因,而且這次買的不是短進短出,還是做了一個扎扎實實的波段多頭。長榮航太也就因此受惠,畢竟當飛機到處飛,來台灣桃園機場,幾乎就只能指定長榮航太幫忙維修及保養,也難怪最近這公司的氣勢同樣暢旺。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航空 #長榮 #華航 #長榮航太 #飛機 #油價 #機票 #法人買賣超 #技術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