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對於媒體指出壽險業「入不敷出、赤字連連」一事,壽險公會提出兩大聲明表示,1.壽險業保費收入加利息收入遠大於保險給付,且現金水位充裕,絕無入不敷出;2.保單解約已大幅改善,未來保費收入與保險給付差距可望逐步縮小。
由於美國升息,導致美元保單利率追不上美元定存利率,美元保單解約潮延燒,保發中心最新統計3月保費支出2,270億元,較保費收入2,157億元,超出113億元;自2022年7月至今,有9個月內有8個月呈現「赤字」,壽險業可謂「入不敷出」。
壽險公會指出,要瞭解壽險公司現金流量概況,並非單看保費收入及保險給付,壽險業坐擁逾31兆投資資產,每年挹注可觀利息、股利、租金及資本利得等投資收益,亦為支應保險給付資金來源。今年第1季壽險業單利息收入即逾2,000億元,年成長12%,綜合考量保費收入及利息收入後,現金流入遠大於保險給付,無所謂入不敷出的情事。
此外,整體壽險業財報「現金及約當現金」部位高達1兆元以上,資產占率逾3%,資金水位合理充裕。壽險業會密切監控金流狀況,亦高度重視流動性及資產品質,確保流動性穩健無虞。
壽險公會也表示,今年下半年壽險業保費收入低於保險給付,主要反映美元保單解約金上升,而今年在台幣匯率回穩,以及壽險業陸續調升宣告利率以增進商品吸引力下,美元保單解約狀況已逐漸趨緩。今年前4月美元傳統型保單解約金為1,800億元,月平均解約金相較2022年第4季峰值已下滑約34%,2023年第1季保費收入扣除保險給付僅-19億元,較去年第4季-1,229億也大幅縮小。伴隨美元保單解約緩和,短期內保險給付雖可能受其他給付(如生存及滿期給付)影響而波動,但預期保費收入與保險給付差距將逐步改善。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