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1日公布5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1.3,連續三個月緊縮,指數續跌1.5,再度出現創編以來的次低紀錄,顯示景氣尚沒脫離低迷,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雖連續七個月擴張,指數仍下滑至52,與出口相關的批發、運輸倉儲業雙雙緊縮,5月PMI、NMI雙雙下跌,也是今年首見。

中經院強調,今年經濟「內溫外冷」,PMI持續下跌、緊縮,時間久了會影響到NMI的趨勢,估計這次景氣低迷會拖得更久。PMI指數創低月份都集中在今年,分別為1月40.3的最低,及4月42.8(原次低)和5月41.3的次低,製造業持續在景氣谷底探尋,遞延影響到內需產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葉俊顯指出,5月PMI五項組成指標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呈現緊縮,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存貨緊縮,團隊研判廠商庫存已不是問題,「全球終端需求疲弱,才是最大影響」。

中美兩大市場下半年有50%的衰退可能,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聯準會升息快又猛,為的是打擊高通膨、民間消費卻被壓制,最壞的情況還沒結束。

5月NMI為52,由2022年8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55.8)回跌,中經院說明,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新增訂單與人力僱用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轉下降。

#中經院 #PMI #經濟 #景氣 #N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