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股市近期表現令市場失望,資金也明顯移往亞洲其它股市。例如,韓股算是正式步入牛市,印度Nifty指數邁向歷史新高,日股在5月初一度重寫30多年來新高紀錄。至於台股的漲幅也打趴全球一堆股市。
英系投資公司安本(abrdn)認為,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其它亞洲區域機會很多,像是韓國的電池產業以及科技供應鏈,日本有不少行業中的佼佼者,台灣除了台積電也有不少績優廠商。
彭博社統計,截至5月中旬,海外資金連續7周流進日本,韓國和台灣今年分別至少淨流入92億美元,跟去年流出完全不同。不過,全球對中國大陸資金配置,已減至去年10月水位。
中國大陸漸漸不得市場寵愛,可歸納為幾個面向。首先是台海地緣政治緊張,與美國關係似乎愈來愈差。再來是北京政府施政方向難以確實掌握,讓手握大筆資金的投資人望之卻步。還有,近期幾個關鍵經濟數據表現失準。
AI人工智慧題材,無疑是近日股市上漲的焦點,加上晶片產品周期可能進入轉折點,結構以科技類股為主的台股與韓股正在反彈,兩者股價今年迄今都上漲差不多15%左右。
瑞銀財富管理部直言,目前偏愛韓股,因為有6成左右都與半導體、零組件以及科技產業有關。目前,售價已跟現金成本差不多,庫存正在消化,產業也正在減少資本支出。
上周,投資管理業者BNY Mellon對陸股保持中立態度,不過卻看好韓國、泰國或新加坡等,受益於中國大陸的消費市場。同時,花旗也把陸股的評等從加碼降為中性。不過,卻上修亞洲其它新興市場,認為科技類股表現更加出色。
在市場資金追逐下,韓國KOSPI指數以及日本日經指數的平均預估本益比,若與過去10年的相比,已分別多出23%以及15%。至於印度Nifty 50指數,現已接近19倍,也比歷史經驗要高。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