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是夏天最應景的水果,深受許多人喜愛,但有不少關於芒果的說法會讓人疑惑。對此,農糧署就針對5則芒果錯誤訊息闢謠,包括「長黑斑吃不得」、「不能配豆漿」、「含有濕毒」、「會導致子宮頸瘤」、「別買3、4月芒果」。其中,芒果上的輕微黑斑,削除即可食用;但如果出現腐敗、變色、變味,就得盡快丟棄。提醒民眾從網路上接受到資訊時,記得先思考、再查證,不要盲目轉傳。
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農糧署」發文,破解芒果5大謠言:
1、 芒果長黑斑吃不得?
農糧署表示,可綜合觀察再決定,芒果上黑斑為受黑斑病或炭疽病感染,不會感染人體,輕微黑斑削除即可食用。但若出現明顯腐敗、變色、變味,則應盡速丟棄。
2、吃芒果不能配豆漿?
農糧署說明,芒果無同時食用禁忌,因此這說法是錯的。並進一步指出,芒果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鉀離子、鈣離子、多酚類等營養,適量食用無疑慮;而豆漿本身含寡糖,建議1日1杯為宜。
2、 芒果含濕毒少吃為妙?
農糧署解答,芒果沒有濕毒,其果肉也沒有毒性。過敏原通常為果皮所含「漆酚」,對芒果過敏者,如氣喘、蕁麻疹、皮膚炎等,應避免接觸和食用。另外,需控制糖份及鉀離子攝取者,則應注意果肉攝取量。
4、吃芒果導致子宮頸瘤?
農糧署指出,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吃芒果與子宮頸瘤有關,且芒果本身亦無相關醫療功效。建議一般民眾食用,可將芒果切塊,碗裝8分滿,每日以1份即可、2份為限。
5、3、4月芒果千萬別買?
農糧署表示,台灣農業技術先進,且芒果品種多樣性,部分果農透過不同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做調整,將產期調整提早採收,在3、4月份仍有芒果可收成。
營養師程涵宇指出,芒果維生素A含量為蘋果60倍,有護眼作用;另外,還富含鉀、鎂、膳食纖維、維生素C、芒果苷等營養,對身體益處多多。但對芒果會過敏者,以及糖尿病、腎臟病患者,食用要特別注意。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