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智慧機鏡頭升級的趨勢依舊,但是手機市場需求疲軟,直接壓抑了大立光的營運表現,不過近期對特斯拉祭出專利戰攻擊,意外在車用鏡頭市場掀起話題。
眾所周知,大立光以領先的塑膠鏡頭技術、高良率及產能規模三大優勢,稱霸手機鏡頭市場多年,不過在今年智慧手機為主的消費性電子疲弱不振下,日前傳出大立光對客戶特斯拉提出「車用鏡頭」專利侵權的警告,不只震驚各界,也讓過去大立光所發動過的專利戰再度浮上檯面。
對股神巴菲特而言,專利屬於公司的無形資產,當公司具備相當競爭力的專利產品或技術時,新進者難以輕易模仿或複製,也藉此在競爭市場中掌握定價能力,打造出堅固的企業護城河,此理論同樣也適用於大立光身上,現任董事長林恩平說過:「專利,是用來攻擊的,不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如今,大立光不僅再利用專利戰為公司築起銅牆鐵壁,也正式宣告在激烈的車用鏡頭市場拿下一城。
後進者很難避開專利技術
盤點近十年來對競爭對手發動專利戰攻擊,不論從國內同業玉晶光、先進光、新鉅科,或是海外企業惠普、三星電子、聯想等,大立光每每出招,幾乎雙方均以和解收場,不是順利取得訂單,就是獲得額外的授權金收入,後進者幾乎很難避開大立光的專利,也展現了大立光捍衛專利技術的決心。
自手機開始搭載鏡頭以來,塑膠鏡片因成本低且一次成型適合大量生產,大立光搭上手機快速成長的浪潮。大立光從二○一三年起啟動專利戰,首場戰役就是向對手玉晶光發出戰帖,最終由蘋果出面協調和解收場;大立光之後改變策略,從終端品牌廠下手,若品牌商採購時侵犯到專利,嚴重的話不只對品牌商提出侵權告訴,更可能禁止該品牌商的手機銷售。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一三年狀告三星電子,一六年和解,並在一八年順利與三星簽署長約,從三星的釋單,補上了大立光最後一塊拼圖,此後統計一九~二一年,大立光對三星出貨量達三三%年均複合成長率,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占。
業界指出,林恩平發動的每一場專利戰背後的目的都不同,狀告三星目的是訂單;告玉晶光,除了阻擋蘋果的第二供應商步步進逼,權利金收入也是主要目標,去年八月又將法庭戰場由美國轉至大陸,時隔九年二度對玉晶光提告專利侵權;至於向新鉅科、先進光及惠普提告,主要目的為收取權利金,當中,大立光與先進光專利戰纏訟近十年,最終由先進光發行二萬張私募新股,由大立光取得十五.二%股權達成和解。(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49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