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法完成修正,經濟部表示,將在六個月內完成相關子法修訂,對業者影響最大的是舊礦場須補辦環評。初步盤點,全台可能有38個礦場須補辦環評,其中面積2公頃以上、年產量超過5萬公噸的大礦有七個,如果先前未經環評,要在三至五年內補辦;年產量低於5萬公噸的小礦有31個,則要撰寫環境相關文件。經濟部強調,後續將舉辦說明會,協助業者因應。
此外,若是涉及原住民保留區的礦業用地,在新法上路一年內,須補辦原住民諮商同意,若業者未辦理,除依法開出罰則、要求改善,最重將廢止礦業用地。經濟部表示,先前初步統計,原民區礦業權有78個,但在修法期間已有16個礦業權完成諮商,也有49個礦業權啟動相關程序。如台泥和平廠已於2022年完成和平、寶來、合盛原以及金昌等四個石礦的部落諮商程序。
針對舊有礦場補辦環評,經濟部說明,主要是針對環境影響評估法規施行前,未曾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且對環境有相當影響的礦場,要求辦理環評。且新法規定,礦場開採達最終高程或開採總量時,應停止採礦,如欲繼續採礦,應重新核定;對通過環評的礦場,將由經濟部會同環保署辦理監督查核,落實礦場監督管理。台泥即表示,其和平及蘇澳兩廠已通過環評。
立院26日三讀通過礦業法修正案,總統蔡英文2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本次修法將權利保護落實在法規,這是踏出台灣環境永續的一大步,也展現政府加強礦業管理和保障原住民權利的決心。
本次礦業法修法重點,包含刪除「霸王條款」、要求業者補辦環評、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指引和加強礦業管理及開採量管制等,其中針對俗稱「霸王條款」,刪除過往礦業權者只要提存地價、租金或補償後,就可先行使用土地規定;也刪除礦業權展限申請遭駁回後,政府須補償礦業權者損失的規定。
針對礦權申請展限的部分,經濟部官員表示,在礦業法修法期間,有76個礦場的申請展延案遭凍結,立法院26日三讀時以附帶決議方式,給予業者五年落日緩衝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