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今(26日)公布景氣報告,4月景氣燈號依舊是「藍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11分,與上月持平,反映景氣依舊低迷。而這也是自去年11月以來,連續亮第六顆藍燈。

國發會綜合股價、出口、就業等九項指標而成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自去年11月降至12分,跌入藍燈區間(9~16分),多數指標只得1分的最低分,隨後分數續降,至4月已亮出連六個月的藍燈,藍燈代表景氣低迷。

國發會指出,4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1分,與上月持平,燈號續呈藍燈;景氣領先指標連續6個月上升,但升幅縮小,同時指標則持續下跌,顯示國內景氣成長動能仍偏弱。

國發會說,由於全球終端需求續疲,致4月生產面、貿易面、金融面、信心面指標仍低迷,但內需相對活絡,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穩健成長,並帶動服務業就業人數回升。

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補充,領先指標連續六個月上升,累積升幅2.26%,惟上升力道不強,如果領先指標強一點才有可能比較快脫離藍燈;同時指標則連續15個月下降,累積跌幅15.28%。

吳明蕙說,在領先指標中,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看到台經院信心面調查,對未來六個月看好廠商家數在增加;外銷訂單動向指數,如果看最新指數,相較去年下半年,也是有改善。從領先指標看到比較好狀況,期待信心面,或是外銷訂單,要持續性改善,更有機會看到整體景氣好轉。

展望未來,國發會說,全球景氣低緩恐仍影響我國外貿表現,但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發展,可望挹注部分出口動能。投資方面,國內綠能與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持續落實,加上政府擴大公共建設經費,並積極協助產業導入智慧化、低碳化設備與技術,均有助維繫投資動能;內需方面,隨疫情影響淡化,國人消費活動增加,加上政府推動全民共享經濟成果措施,有助於內需市場維持暢旺。整體而言,目前多數機構預測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可望較上半年改善,但全球通膨與金融情勢發展,以及美中對抗等不確定因素尚存,對國內景氣的影響仍需留意。

對於景氣何時會落底,5月有沒有機會換燈?吳明蕙說機會一直在,但機率要等下個月統計數字出來。目前景氣處在收縮期,在築底、盤整過程,景氣恐怕要到下半年才會轉好。存貨去化過程到第三、四季應該也會告一個段落。

吳明蕙坦言,目前出口不理想,如果外貿可以改善,整個生產、銷售都會連帶轉好。外在環境相較於去年,全球景氣成長力道稍嫌不足,特別是存貨去化仍持續,外在需求走落影響出口增幅,就會影響生產,以及以出口相關衍伸的進口需求,大環境如果好的話,對台灣才會很有利。

#全球 #藍燈 #景氣 #國發會 #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