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宣布今年第三度發行公司債總計200億元,加計今年前兩次合計發行600億元;雖然利息高漲,衝擊企業發債成本,但統計今年前四個月,普通公司債及可轉換公司債累計發行金額仍破千億元,達1,838.1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57%。
美國聯準會(Fed)自去年3月以來啟動升息循環後,連10次升息、共計加息20碼,基準利率來到5%~5.25%,同時間台灣央行亦累計升息3碼至1.875%。雖然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對於6月暫停升息的看法保有共識,但鷹派觀點並未完全消散,仍有3成以上的可能將繼續升息。
借貸費用的急劇上升,直接影響企業發債的籌資成本,但面對下半年景氣復甦的機會,以及產業長期發展方向,數據面上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發債並未因利率提高而手軟。不光指標股台積電23日再度宣布發行200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用於新建擴建廠房設備,台電、中油、鴻海、台達電、富邦金、中租迪和、台泥、統一、裕隆今年迄今也分別發行429億元、236億元、213億元、115億元、100億元、93億元、93億元、73億元、70億元的公司債。
聯邦投信投資長吳裕良認為,今年來企業逆勢發債主因來自對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部分企業認為經濟有望呈現L型復甦,提前準備;另一部分則認為經濟將持續下探低點,後續借貸壓力恐將更大。此外,台美利差較大,後續就算聯準會(Fed)開始降息,台灣降息空間也相對較小。
中國信託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在歐美相繼爆發金融機構財務危機事件後,市場對經濟放緩的疑慮不減反增,同時市場預估,2023年雖停止升息,但並不會啟動降息循環,換言之,高利率環境仍持續壟罩在市場中,債券在2023年機會偏多,但經濟風險仍偏高,投資人在布局債券上,仍需選擇較高評級的債券,長天期美國公債或是投資等級公司債,抵禦風險能力相對佳,同時受惠於高利率環境,投資人也能搶較高息收,在降息後也有望賺價差。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