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證交所最新統計,統一是存股族定期定額買股第20名,每月有超過4100人扣款買統一。今年統一配息超大方,去年EPS(每股純益)3.02元,配息3.15元,盈餘配發率超過100%,股東每人笑呵呵。統一首季財報也很亮眼,EPS達0.88元,高於去年0.75元,但真的是財報好就去追嗎?達人說且慢,扣掉一次性認列收益,統一首季其實是衰退,要等2件事發生,才可能重回成長軌道。
統一集團近期漲勢凌厲,玩股網專欄作家「玩股講客人」拆解首季財報獲利,他表示,先看一下統一投資架構圖了解該集團的成分組合,在食品類除了統一自產的食品以及轉投資大統益、維力食品及光泉牧場外,也囊括中國、東南亞地區。流通及零售則扮演重要轉投資板塊,包含統一超、家樂福、菲律賓7-11以及黑貓宅急便的統一速達。
包裝容器則有統一食及統奕包裝;休閒事業包含統正開發、經營信義區統一百貨的統一百華及負責台北轉運站營運的統一開發;其他類就是各行各業的轉投資,包含主要負責股權投資或併購的統一國際、原料藥廠神隆、股市營運的統一證券以及專蓋豪宅的太子建設。
「玩股講客人」表示,菲律賓7-11造成統一集團獲利衰退,這對整體EPS有相當大的影響。從2023年第1季來看,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體的營業利益繳出28.44億元,對照2022年第1季25.35億元、2020年同期28.07億元;換句話說,2021年第1季、2022年第1季受到疫情影響呈現衰退,2023年第1季可說是全面反彈的開始。
至於統一集團本業的「食品及食糧」則持續衰退中,自2020年第1季到2023年的營業利益均持續縮水,如果以2020年第1季32.93億元來比,2023年第一季僅有16.3億元幾乎是腰斬,從這一點不難看出原物料成本侵蝕統一集團有多麼嚴重。
統一董事長羅智先在3月法說會上信誓旦旦說現階段還不想漲價,仔細一看,其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的營業利益早已超過2020年第1季,也難怪這麼有信心不擔心本業衰退。
從部門損益來看,2022年第一季對比2023年第一季確實都呈現衰退, 「玩股講客人」表示,食糧事業部獲利從1.86億元衰退到1.3億元,而食品事業部則從25.81億元掉到14.99億元。另外代表7-11的便利商店事業部,則是從16.68億元成長到17.77億元,確實開始復甦反彈。
整體來說,2023年第1季的部門總損益為67.82億元,對照2022年第1季的79.56億元仍有14.76%大幅度衰退。就整體營運而言,統一集團的本業仍受到原物料上漲的侵蝕,因此獲利仍為衰退狀態。
再從簡明綜合損益表來看,2023年第1季的稅前淨利則出現有趣的跡象,明明營業利益項目還在衰退,結果稅前淨利竟然超車2022年第1季,從85.38億元進步到103.13億元,年增20.79%,帶動當季EPS繳出0.88元、年增18%的佳績。那麼,統一集團是靠著那些轉投資事業賺錢呢?
「玩股講客人」從季報找答案,科目找「營業外收入及支出」,發現「其他利益及損失淨額」從虧損3.05億元轉虧為盈變成13.88億元,「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淨額」則從1.97億元進步到7.42億元,因此帶動整體的業外收入大爆發。
觀察「其他利益及損失淨額」部分「租賃修改利益」從2022年第1季4,500萬爆衝到2023年第1季的15.41億元,簡單來說,就是配合中國當局的土地徵收計畫,將合肥統一的部分土地及建物賣回去給政府。
而另外一個大幅成長的科目則是「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之份額淨額」,關聯企業的綜合損益自2022年第1季虧損2,812萬逆轉為2023年第1季成長8.79億元,這貢獻來自大統益、統一證券、太子建設及興能高等公司。
如果要確認統一在2023年第1季真正的營運表現,就要將不動產處分單次性認列的15.41億元扣除,EPS就會降至0.61元左右,如果再跟2022年第1季的0.75元對照,則會變成衰退18.67%,所以重點還是在食品本業,到底何時能將毛利率拉回過去的水準,這就要看原物料何時反轉。
不然另外一個解法就是等台灣、菲律賓7-11持續爆發,加上未來家樂福成為完全持有開始貢獻獲利,只要能彌補食品本業受原物料侵蝕的衰退,統一才算是真正的撥雲見日。
簡單給結論, 「玩股講客人」表示,統一集團如果想靠大環境重返成長軌跡,勢必要等大宗商品報價及成本進入低價循環才行;想靠自己的話,那就要期待7-11持續展店爆發才行,不然就要董事長決定再次漲價了!只是大家應該會哀鴻遍野。
無論如何, 「玩股講客人」說,統一集團家大業大,營運重返成長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長線營運不必這麼擔憂,只不過目前仍卡在原物料侵蝕獲利的陰霾中,短線上最好還是保守為宜。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玩股網」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