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三雄公布首季獲利,長榮以每股營運(EPS)2.38元高居冠軍,優於陽明0.97元及萬海-0.75元,不過神人級達人指出財報1地方有貓膩,長榮稅前淨利162億,稅後純益50.43億,有100億的價差,如果長榮的稅和陽明一樣是19.5%,那麼稅後純益應該在130億,EPS約6.13元。

各航線貨櫃航運價跌不停,貨櫃三雄首季獲利開獎,陽明第1季合併營收369.53億元,季減38.3%、年減65.3%,稅後純益34.01億元,季減74.5%、年減93.3%,EPS為0.97元,創十季新低。萬海首季合併營收255.58億元,季減35.3%、年減68.25%,稅後純益21.18億元,每股淨損0.75元,創單季最大虧損。

最受矚目的長榮首季合併營收668.27億元,年減60.8%、季減39.8%,不過首季毛利率22.15%,大幅優於疫情前水準,稅升稅前盈餘162億、稅後純益50.43億元,EPS達2.38元。

長榮預估首季為運價低點

長榮總經理謝惠全表示,第1季整體需求及市場運價下滑,影響首季業績表現,不過預料今年第1季運價為低點,從第2季開始逐步回升,對全年看法並不悲觀。長榮4月營收223.37億元,月增2.07%,法人估5、6月營收較4月小幅增加或持平。

有達人「秦暢秋」在股市爆料同學會整理今年首季和2021年首季營運表現差異,指出2021年長榮營業額902.37億,當時SCFI約2800點,CCFI約2000點,EPS為7.04,稅後純益387.2億;今首季營業額是679.22億,SCFI約950點,CCFI約1050點,EPS為2.38,長榮稅前淨利162億,稅後純益約50.43億,如果稅只佔跟陽明一樣的19.5%,那麼稅後純益應該將近130億,EPS約6.13。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間SCFI價格跌了2/3,CCFI跌了1/2,但長榮的營收只少了25%,稅後純益則砍了2/3(排除異常稅金計)。

達人說,2015/2016最慘時,SCFI跌到剩400點,CCFI剩700點,那兩年長榮也才各賠一塊多,那時的負債比是7X%,手上現金少得可憐。現在長榮負債比剩34%,整家公司窮到只剩下錢。

有人說長榮今年第1季很爛,但運價一樣爛,長榮大賺,陽明接近兩平,萬海小賠,結果賺最多的長榮被噹到亂七八糟,卻沒有人去噹陽明和萬海。

3雄當中出現虧損,意味損益兩平線已到

之所以出現營收和淨利跌幅不同,達人表示,主要是因為船商的獲利模式:

稅前利潤=運價差+附加費+業外-固定成本

運價差:23Q1的運價簡直爛到谷底,陽明近損益兩平,萬海虧損就可以一斑了。

附加費:林林總總不一而論。

業外:包括轉投資、匯差、利息等等。

固定成本:船員薪資、燃料費、各種規費等等。固定成本也不一定就固定,如果減班那成本當然會減少,會不會賺錢,其實看的是裝載率,裝越滿當然越獲利就越高。

達人說,當三雄中任一家出現虧損時,就表示船商的損益兩平線到了,但萬海不能做指標,因為它沒有加入聯盟吃了虧,陽明首季接近兩平,比較具有指標意義。

達人點出,最近運價又小幅回跌,美西幾乎回到2020年首季的最低點,美西和中國相關,中國起不來,美西好不了。美東好一點,但也處於相對低檔,難怪附加費加不上去。需求會再更低嗎?這只能看美國的臉色了,但要再低下去,估計船商是不可能賠錢接單的。

※免責聲明:本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長榮 #貨櫃三雄 #萬海 #陽明 #SCFI #獲利 #稅前盈餘 #網友 #獲利 #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