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在美國矽谷銀行(SVB)與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事件爆發前,銀行信貸成長速度就已開始減速。根據富達所編製之富達美國銀行壓力指數(包含13項指標),美國金融體系仍然承壓,特別是區域性金融機構,如此可能使得經濟前景轉弱。然而,此與2008年由房地產引發之信貸風險不同,且目前美國大型銀行的資本水位是2008年兩倍且流動性更佳,加上聯準會與監管機構處理速度較快,預估不至於出現全球金融海嘯,惟信貸緊縮仍增添經濟溫和衰退之風險。
近兩年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去年歷經通膨、升息、政經局勢等三大面向轉折,今年又陸續面臨美歐銀行倒閉風波,富達認為,金融市場正進入「大重置」後「再平衡」階段,建議投資人在接下來的投資布局也必須有所改變和重置,著眼於能夠掌握收益和對抗波動的「收益投資策略」將是現階段投資的關鍵。
富達國際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Steve Ellis表示,美國勞工部公布之4月份就業數據,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連續14個月優於市場預期,失業率創下逾50年低點,儘管就業率勞動市場仍偏緊俏但已開始鬆弛。儘管整體市場背景看似疲弱,投資策略應維持謹慎立場,然而我們也認為現在是調整存續期的最佳時刻,當經濟循環進入此一階段,公債和投資級債的表現通常優於較高風險的資產類別,同時相對看好新興亞洲的投資展望。建議投資人可選擇評估配置優質高評等債券基金,兼具跨國家、跨市場、跨債別、跨評級的彈性操作,並能透過動態配置,因應不同景氣循緩,以確保獲取投資收益並兼顧風險控管。
富達亞洲總報酬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姿瑾認為,現階段亞洲國家在通膨控制以及央行政策走向,都比歐美更有利於經濟成長,基本面相對有利。其中,中國大陸目前祭出包括重新開放、貨幣及財政寬鬆、放鬆房地產業限制之多重政策,皆支持其經濟進一步恢復和成長,建議投資人可以持續觀察其就業與投資等各項經濟指標,以確認後續成長力道對市場價格進一步向上的支撐。印度方面,其疫情後的復甦成長動能異常強勁,且服務業與製造業皆持續維持於高擴張階段,央行也在最近暫停升息支持內需進一步成長。印尼也受惠於龐大內需,經濟持續強勁復甦,有效推動財政改革,且通膨回穩使其亦未出現流動性壓力,可望促進長期經濟成長。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