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9日報導,韓國、美國、日本已確定將即刻共享雷達系統,用於探測、追蹤北韓飛彈。據悉,美日韓三國計畫在定於6月初在新加坡召開的三國防長會談上就上述內容達成協議,並儘快地啟用。對此,韓國國防部則澄清說,美日韓三國正就共享飛彈預警信息進行磋商,而非飛彈信息。

《讀賣新聞》報導稱,美日韓三國正在研討經美國印太司令部進入韓軍和駐韓美軍、日本自衛隊和駐日美軍各自使用的雷達等指揮控制系統後,實時共享情報的方案。因為韓日並非同盟關係,軍事系統無法直接互聯,因此雙方選擇了經同盟國美國實現互聯的方式。法律架構依據是2014年簽訂的《美日韓軍情共用協定》(TISA)。TISA採用的方式是,韓國將收集到的朝鮮核導情報轉交給美國國防部,美國國防部經韓國政府批准後轉交給日本防衛省。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全河奎9日上午在記者會上就此表示,美日韓三方正就具體執行方案進行磋商,尚無任何定論。之後,韓國國防部更正發言人的發言稱,三國正就共享飛彈預警信息進行磋商,而非飛彈信息。

韓聯社指出,飛彈信息的覆蓋範圍大於飛彈預警信息。飛彈預警信息只包括飛彈的發射地點、飛行方向和落點,而飛彈信息還包括探測、追蹤和交戰情報。尹錫悅政府成立後,美日韓就實時共享飛彈預警信息達成一致。有觀點據此推測,美日韓或擴大對朝鮮射彈信息的共享範圍。

被問及三國是否研討經美國印太司令部實時共享飛彈信息的方案,全河奎表示,美日韓在4月舉行的美日韓安全會議(DTT)上探討儘可能利用包括美日韓《美日韓軍情共用協定》在內的既有情報體系,以實時共享朝鮮飛彈預警信息。

《讀賣新聞》報導稱:「實時共享朝鮮飛彈情報,將提高日本攔截朝鮮飛彈的能力。」韓軍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朝鮮,因此透過地面預警雷達等可先於日本探測到朝鮮發射的彈道飛彈。部署在東海的日本神盾艦接收到韓軍的初期情報後,追蹤朝鮮飛彈的航跡,準確度有望提升一個量級。

最近,日本暴露出了在朝鮮彈道飛彈初期探測方面的侷限性。4月13日,朝鮮發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火星18型」時,日本預測出飛彈墜落在北海道的危險性並拉響防空警報,但實際上日方雷達未能成功追蹤到二級和三級分離時,飛彈改變角度後的飛行軌道,最終鬧出烏龍。如果初期追蹤失敗,攔截的準確度勢必會大打折扣。

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9日表示:「在上月美日韓防衛實務人員協商中,就實時共享朝鮮飛彈情報展開了討論」,「但關於具體實行方案尚無定論。」8日,松野博一說,將在沖繩的宮古島等部署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PAC-3)。日媒指出,此舉主要是為因應北韓的長程彈道飛彈。

#飛彈 #美國 #日本 #韓國 #朝鮮 #情報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