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預測與統計
經濟成長預測與統計

主計總處於2013年4月發布GDP概估統計的新聞稿如此敘述:「第1季概估統計未經季節調整與上年同季比較之經濟成長率為1.54%,較前次預測數下修1.72個百分點。」隨後主計總處改以「減少」取代「下修」一詞。

■GDP的預測,中經院、台經院、中研院、中央銀行都可以循自己建立的模型估得,但GDP的統計,係依據國民經濟會計(SNA)編算,自生產面、支出面及所得面相互稽核而得,這只有主計總處辦的到。

幾天前,主計總處公布首季經濟成長,由於出口嚴重衰退,經濟成長自然是不如預期,不少報導敘述:首季經濟成長-3.02%,大幅下修1.82個百分點、首季GDP大幅下修。

這個敘述有問題嗎?從主計總處發布的數字來看,原預測是-1.2%,統計出來的結果是-3.02%,確實少了1.82個百分點,如此說來,這個敘述對嗎?看似沒錯,其實有錯。

錯在哪裡?錯在使用「下修」二字,因為-1.2%是預測數,而-3.02%是統計數,兩個數字屬性不同,預測是來自總供需模型,而統計是用國民經濟會計帳(SNA)編算而得,兩者來源不同,何來上修、下修?我們只能說,第一季經濟成長遠不如預期,較預測數少了1.82個百分點,而不該用「下修」二字。

上修下修 媒體常錯用

預測對預測,可以用上修下修形容,統計對統計,也可以使用上修下修。然而,預測與統計,是有邊界的,並沒有上修與下修的問題,如同沒有人會因為決算數低於預算數,就說歲出下修一樣,此理甚明。

這個邏輯很簡單,不過,長期以來媒體仍經常誤用,甚至有時連官員也會口誤,順著媒體的發問,就開始上修、下修的談論預測與統計的變化。

記得有一次連官方新聞稿也不小心用了「下修」一詞形容統計不如預測,這說明詞彙連結著思想,當思想不明朗堅定,用詞難免會出錯,要改正一個用慣了的詞彙,並不容易。

何時可用上修下修,何時又不可用?以歷年經濟成長為例,2001年在年初時預測可達5.25%,隨著網路泡沫崩解,年底的預測數落至-2.12%,兩者都是預測,可以用下修加以形容,次年公布初步統計-1.91%,此時已從預測轉為統計,就沒有上修、下修的問題了。至於隨著普查資料出來、國民經濟會計版本更新,2001年經濟成長率如今已變成-1.4%,由於是統計對統計,自然也可用上修一詞。

再如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年初預測經濟成長-2.97%,到年中更悲觀,預測墜至-4.25%,由於是預測對預測,可以用下修一詞,次年公布初步統計-1.87%,此時是統計對上預測,當然不能再用上修、下修來陳述經濟成長的變化,只能說統計優於預測,或統計較預期為佳。

用詞不當 慎防「字妖」

每年的經濟成長率於次年初轉為統計之後,會有一趟統計修正之旅,年初有概估統計,繼而有初步統計,年底還會修正,普查年會再修,逢「國民所得五年修正」時又會依據新版的國民經濟會計(SNA)調整,由於這一連串的變化都是統計數字的消長,當然可以用上修、下修加以形容。

文心雕龍於《論說》、《練字》兩篇說:「理形於言,敘理成論,詞深人天,一字詭異,則群句震驚,三人弗識,則將成字妖矣。」不論古今,要談一個道理,就得以文字敘述,用詞必須謹慎,用詞不當,小則讓人困惑震驚,嚴重點就會變成字妖。上修、下修原是很平易的詞彙,但如果放錯位置,引人誤解,難免也將成為字妖了。

#國民經濟會計 #經濟成長 #GDP #主計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