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在2026年接軌IFRS17與ICS,與國際壽險市場最大不同是,大型壽險過去因吸收大量高利率保單,在接軌這三年期間面臨巨大增資壓力,財務體質較弱的中小型本土壽險公司,在沒有金控支撐,且大型壽險也無力併購下,恐需在接軌前的三年空窗期「自立自強」。

從去年以來由於美國大舉升息,造成壽險業投資的債券出現大量評價損失,今年首季債券評價損失雖已見改善,但在計算RBC時仍會造成嚴重利率風險,加上金管會規劃今年上半年利率風險計算再加壓,部分RBC在200%邊緣的中小型本土壽險公司,面臨資本適足率保衛戰。

根據保險局規劃,今年上半年利率風險要從0.8倍加壓到0.9倍,接軌差異五倍者,要從再加碼0.5倍增為再加碼0.6倍,推估壽險公司RBC平均再掉逾30個百分點。以去年底壽險業RBC來看,若照計畫加壓下,至少三家壽險公司在今年6月RBC將低於200%以下,進入資本不足或嚴重不足,勢必要大幅增資或提改善計畫。

依照去年底壽險業RBC與淨值比,三商美邦人壽RBC跌到155.83%、淨值比2.19%,雙雙跌到法定標準之下;宏泰人壽RBC在205.18%,處於法定標準200%邊緣,淨值比則低至1.13%;新光人壽RBC在213.64%,淨值比為3.94%。

金管會正評估今年上半年利率風險「暫緩」加壓的可能性,擬於6月底前公布。壽險主管指出,ICS比現行資本適足率制度RBC更嚴格,光風險資本評估就增加1.6倍,對壽險業是很大的挑戰,且台灣壽險市場有其特殊性,過去吸收大量的高利率保單,同時有70%投資海外,在接軌過程會很辛苦,但金管會已承諾,壽險公司若先自助,將協助訂出在地化措施,相信壽險業可以安全度過。

#加壓 #RBC #壽險 #金管會 #資本適足率 #利率風險 #淨值比 #壽險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