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警報在2021下半年開始敲鑼,各國皆鬧物價問題,唯通膨幅度不同。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而言,2022年美國、英國分別高達8.0%與7.9%,土耳其為50.5%,拉丁美洲的阿根廷高達94.8 %,甚至到2023年3月阿根廷更高達104%,人民怨氣不言而喻。在通膨恐懼中,不少國家央行顯得慌亂,2022年紛紛升息,尤其美國更是猛暴式升息。最嚴重的阿根廷陷在惡性通膨烈焰中,經年累月,束手無策。

各國對通膨問題解決是否妥切,直接影響該國之競爭力高低。不但各國物價水準迥異,在通膨的大鍋蓋下,各種物價也如熱鍋滾水,四處沸揚,漲幅不一。市場供需形態改變,價格結構改變,全球資源分配態樣也有調整。

台灣通膨不如前述國家嚴重,亦見物價持續上升。觀察台灣物價資料,2020年疫情削弱消費力道,CPI年增率為負值-0.23%,2021年疫情逐漸降溫及市場資金寬鬆,CPI年增率轉為正值1.97%,2022年更漲至2.95%。CPI之編製項目內容的包括食衣住行四大類,以及醫療保健、教養娛樂及雜項等七項,其中食物類與交通及通訊類的之漲幅最大,2021年漲幅最高者為交通及通訊類,達6.08%,2022年漲幅最高者為食物類,達5.66%。飲食與交通,每日生活必然接觸,不可或缺,一出門就荷包失血,尤其是低所得基層民眾,每日民生所需花費占其所得比例較高,受到的影響比高所得者為大,加深了貧富差距的負感。

通膨浪潮之中,消費者與生產者都有話要說。當消費者抱怨菜市場及餐廳不斷更換的新標價,而賣菜小販與餐廳老闆也是有苦難言,食材成本上漲,甚至購貨不著。不但食品餐飲業如此,其他行業亦然,隨著各廠商的進貨成本變動,反映在衡量批發價格的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之上,由2020年原本負值-7.77%,到2021年上升至9.46%,2022年更增至12.42%。

WPI一般被視為CPI之先行指標。觀察近十年之WPI與CPI之變動趨勢,2013年至2022年間,WPI有六年下跌,CPI只兩年下跌,可見兩項指標並未緊密快步連動,當批發價下跌時,零售價未立即降低,這在短期常有所見。再觀察長期資料,WPI近十年之平均年增率1.03%,高於CPI之平均年增率0.16%,可見即使WPI下跌年度多,但其上升年度之幅度頗大,拉高其平均值;至於CPI雖然上升年度多,但漲幅不大,平均值較低。長期來看,CPI走勢比WPI來得平緩。

上述兩物價的長期走勢差別,有幾種可能原因,其一可能在產銷過程中,部分批發價格漲跌已由零售商吸收掉,以免降低消費者之購買意願。另一項重要原因,在於CPI多是衡量服務類項目,WPI則多衡量原物料及製造業等生產面項目。以2022年而言,WPI出現漲幅超過20%項目為土石及礦產品、石油及煤製品、水電煤氣,其價格震盪影響層面甚廣,需政府慎重因應。WPI內容又可歸類成國產內銷、國產外銷、進口品等,2023年起主計總處改採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以取代WPI,不再包含波動較大的進口物價,與國際衡量方式接軌。單看前三個月數據,亦呈現PPI大幅波動情勢,長期則尚待觀察。

政府所編製的其他價格指數,項目內容與用途各異,例如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進口物價指數、出口物價指數、進口物價指數、核心物價指數、內銷品物價指數、租金指數等等,反映民眾、業者所感受的不同面向。而政府各單位隨其所掌為農業、工業或其他產業部門,所關切者亦有差異。至於為探討整體經濟之物價水準,常用國內生產毛額平減指數(GDP Deflator),乃為名目GDP與實質GDP之比值。上述種種物價指數相互牽引,有些指標同向變動,有些走向歧異。政府所關注的指標,不能只看單項個體指標,也不能只籠統地瀏覽總體數據,須能周全觀測,瞭解各階層各部門之溫寒。

各國央行為穩定物價,進行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操作下,透過不同路徑衝擊各金融機構與金融工具,反應有急有徐,有緊有鬆。此外,政府各機關亦面臨挑戰,在通膨烏雲下,對各產業各商品之管價管量措施,雖然短期暫時壓下價格,宜考量是否扭曲了市場供需功能,改變了經濟結構,撥弄了社會的脈絡。不同的價格結構下,未來發展樣貌亦別,消費者在通膨中改變消費行為,業者在通膨中調整生產模式,政府在通膨中擇取因應措施,皆須睜眼仔細斟酌。

#WPI #物價指數 #通膨 #漲幅 #物價 #增率 #消費 #CPI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