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日前發布台韓統計分析,為各報廣為報導,去年台灣人均GDP升至32,811美元,贏過南韓的32,237美元。回顧歷史,台灣早年是遙遙領先的,輸韓國是2005年以後的事,如今能夠追平,甚至略贏一些,誠然可喜。

事實上,台灣去年能後來居上,匯率是關鍵,去年韓元匯率比前一年貶值11.4%,新台幣只貶了5.9%,是以用美元計算的人均GDP,兩國皆呈倒退,差別只在我國退的少,韓國退的多,以此而言,這次贏韓國,實在不必要太高興,國際匯市變化無常,說不定不久匯率又起波折,我們又要輸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能贏,可說是過去幾年半導體產業景氣持續擴張所賜,台韓雖然都發展半導體,但兩國的產業結構大不相同,我們自十年前,出口就高度集中在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產業,以2011年而言,電子零組件占我出口23.3%,而韓國雖也發展半導體,但其占出口比重僅8.7%,十年後的今天,電子零組件占我出口比重已達41.7%,遠在韓國18.3%之上。

我們都知道,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風險,同樣的,一國經濟也不宜過度依賴某一產業,因為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景氣循環及外在的競爭變化,農業出口國、石油輸出國也是因為過度依靠單一產業,因此景氣常是大好大壞,過度依賴少數明星產業的風險,於此可知。

台灣這個產業結構,配合過去幾年全球半導體景氣擴張,自然是春風得意,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所有的產業活動最後仍要在市場的法則下運行,一旦半導體景氣反轉,由於占台灣出口逾4成,對台灣所帶來的衝擊,必然更甚於韓國,台灣產業如此過度依賴半導體,實在是一大隱憂。

相反的,韓國出口產品多元,他們除了半導體,資通、汽車、造船、機械、化學品、基本金屬等產業也都有相當的競爭力,也都是出口的重要產業。因為多元,恰可以分散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風險,當半導體產業走疲,造船、汽車也許正好,當基本金屬進入循環的冬天,也許化學品、家用電器已迎來景氣春燕,這是產業多元的好處。

民進黨自2016年執政以來,雖讓我國人均GDP超越南韓,但從產業結構、貿易排名、資源分配及就業的創造,我們有以下三點的觀察:

第一、資源過度向半導體產業集中:如前所言,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產業,如今占出口比重已逾40%,要支撐這麼大的生產活動,每年投入的水、電等資源也是難以想像的,長期以來,製造業固定投資裡,半導體產業就占了6成以上,傾舉國之資源投入的這個產業,雖創造了可觀的出口,名揚國際,但這個產業所釋出的就業機會只占製造業的2成,這個不平衡的現象由來已久,近年更加嚴重,必須警惕,未雨綢繆。

第二、台灣出口排名與南韓距離仍遠:依世貿組織(WTO)的貿易排名,在貨品出口方面,台灣於2016年名列第18,2022年提升至第17,略有進步,而韓國同一期間也由第八名升至第六名,兩國在這一期間都有進步,然而台灣與韓國差距仍有十名之遙,說明韓國多元的產業發展政策,非僅能保住出口優勢,也讓他們的生產資源做了更有效的分配,值得學習。

第三、服務輸出仍落後韓國甚遠:依WTO的統計,服務輸出方面,2022年韓國名列16,比2016年進步一名,而我國名列26,與2016年名次相同,兩國差距依舊有十名之遙,韓國在觀光、影視、專利、海外營造等領域的服務輸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山之石,值得我們學習。

我國於1992年人均GDP已達到一萬美元,韓國遲至1995年才跟上,隨後韓國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又遭重創,人均GDP跌破7,000美元,然而,他們終於在2005年超過台灣,當年經建會主委胡勝正稱讚南韓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的改革魄力,並推崇韓國是可敬的對手,相當值得我們學習。時隔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略略贏過韓國,實在不必太高興,更不可自滿,面對自身產業結構過度向半導體產業傾斜的現象,尤須小心,服務業的發展則屬刻不容緩,服務質量的提升,國家品格的培養,對台灣而言尤其重要。

我們盼望執政當局從台韓人均GDP的變化,不只看到喜訊,也要看到警訊,對於施政的眼光要如同當年的胡主委一樣,不要只爭朝夕的輸贏,而要看見國家經濟發展的問題,如此才對國家長遠的發展有益。

#韓國 #半導體產業 #出口 #台灣 #GDP #半導體 #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