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當前同時面臨缺工、缺高階專業人才,以及因新科技問世而出現的人才類型轉變期。綜合人力銀行與求職網調查,4月全體職缺達104.4萬創新高,主要得益於普發6千,民眾消費意願大增帶動四大民生消費產業對於人才需求提高;此外,受生成式AI ChatGPT應用席捲全球,高達87%的勞工擔憂被取代,但對於更貼近人性的職缺,真人反而比AI更能勝任。

據《工商時報》報導,104人力銀行今(20)日公布最新數據,4月整體工作機會攀高達104.4萬個,主要是得益於政府普發6,000元入帳,刺激民眾消費意願,帶動四大民生相關產業工作機會增加,月增2%至5.3%,住宿餐飲服務業以20.3萬個職缺名列徵才產業第一名;排再第二的是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職缺有16.4萬個,批發/零售/傳直銷業也有16.3萬個。

此外,為了讓心血加速銜接,補充戰力,徵才企業也將目光放向實習生;按各產業開出實習缺的數量來看,住宿餐飲服務業依舊是第一名,開出實習職缺有5.6萬個;第二名是批發/零售/傳直銷業,實習職缺接近1.9萬個;第三名則是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開出實習缺約1.1萬個。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台灣經濟命脈,科技業缺工也缺專才,為了搶得人才,外商、台商搶人都不手軟。《工商時報》報導提到,即使還是實習生,德州儀器、台灣杜邦等企業就願意提供逾4萬元的月薪要留住人才。

台灣的工作環境除了缺工搶人才,目前也即將邁入人才需求轉型的過渡期。據Yes123求職網調查,自從生成式AI ChatGPT問世,有40.1%企業支持員工使用AI辦公,且有42%企業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來生產或提供服務,連員工個人都有56.8%考慮以AI來處理公務,顯然不論對個人還是企業,將AI應用納入工作領域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不過,這也引發許多勞工的焦慮;調查顯示,有高達87.2%勞工擔憂,再退休前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人或AI取代;企業也認為,隨著機器人與AI應用普及,10年後,現有的工作機會將消失27%,而消失機會比較高的前五名均是服務員和產線員工,包括售票、產線作業員、客服、加油站人員和量販/超商人員。

不過,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未來人類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兩字,因此人類工作不會完全被取代,反倒是需要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的工作將更重要,比如說醫護工作、社福照護等等;而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媒體從業人員可透過「有溫度」的傳播方式來影響社會。

#缺工 #缺才 #普發6000 #104人力銀行 #Yes123求職網 #科技業 #外商 #徵才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