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風雲急,雷虎、漢翔、龍德造船等軍工股成台股寵兒,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中光電近年精進智能機器人本業,不僅EPS逾6元、配息4.5元,更是無人機國家隊的重要成員;另點名眾福科、久正光電、高鋒等3檔苦熬多年的轉機股,低價多年轉骨有成,是力爭上游的典型。

謝金河在最新一期《先探》指出,美中晶片戰爭延燒,加上大陸經濟調整壓力,台灣半導體業恐還有一段辛苦的路要走,IC設計除了像創意、世芯-KY、M31、祥碩等與AI高度結合,出現亮眼表現,其他多數仍在等待黎明破曉,現在比較值得期待的是面板景氣露出曙光,以及與面板連結的驅動IC。

若以3月營收作為景氣榮枯判斷訊號,友達3月營收191.85億,已經比元月159.5億高出很多,群創也從125.96億拉升到175.05億,這都是近1年來新高。

面板產業是最早反轉的產業,跟著面板的驅動IC,像敦泰去年EPS28.27元,天鈺達31.37元,瑞鼎連2年大好,2021年EPS39.73元、2022年50.92元;聯詠2021年EPS創63.87元空前佳績,但去年下半年獲利大幅下滑,現在營收從72.23億拉升到91.8億元。

過去面板像是大宗物資產業,價格波動激烈,友達及群創都深思轉型之道,這次群創持股51.29%的睿生光電上市,股價站在150元左右,為產業帶出一條新路,睿生卡位X光平板偵檢器,去年EPS5.62元,市場上反應30倍本益比,看起來頗有可為。

過去10年,台廠從面板到相關模組、背光板等都在尋找新出路,像中光電過去以背光板為主,再到液晶顯示器,如今延伸到影像產品的固態光源,現在旗下轉投資公司有很多創新智能顯示器及影像控制產品,在醫療器材界占一席之地,這次中光電的智能機器人,還是無人機國家隊的重要成員。

高峰是問鼎和大經營權的切入點,貼近面額卻居戰略要塞之地,值得留意

謝金河以中光電近3年財報為例,EPS由3.59元、5.2元到6.03元,配息從4元到4.5元,都可以看出本業精進的一面。

此外,液晶顯示模組轉型成功的眾福科,佳世達入股28.82%,近3年EPS由2.58、4.58到6.08元,去年配5元股息,同時拿下鈺緯34%股權,鈺緯有眾福科加持,股價也從24.15元大漲到60.9元。

從中光電到眾福科,謝金河最近還注意到久正光電的轉變,王世岳力撐久正數十年,後來久正得到佰鴻入股,過去每股淨值一直在面額以下,去年底財報終於浮上11.04元,已是正常營運的公司。去年淨利2.49億、EPS1.54元,過去從來沒有配息紀錄,2021年配出0.19元,今年要配0.7元,以現在14元上下的股價,殖利率有5%。

久正從1家瀕臨全額交割的公司,主要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小尺寸顯示器市場找到利基空間,毛利率也從11%左右拉升到近20%,現在帳上現金多於負債,過去1年本業獲利從3829.6萬拉升到1.67億。

久正旗下還有1家光學鏡頭的久禾光,久正持有23.55%,久禾光2021年EPS4.25元,2022年也有3.63元,以1家10幾元的公司來說,這是力爭上游的典範。

謝金河進一步指出,台股像大立光的好公司,股價都是從千元起跳,但是很多低價調整很久的個股,久正就非常具有代表性,這是力爭上游的典型。

持有和大的高鋒也是具代表性的低價股,高鋒在2019年到2021年有一段低潮,業績連續虧損3年,去年轉盈,EPS0.46元,配0.4元現金,1家貼近面額的公司有息可配,已經很不容易。

高鋒的營業利益從2021年虧損2002萬變成2022年小賺5266.7萬,已經出現轉機端倪。值得一提的是,高鋒每股淨值16.9元,還有高鋒是和大控股股東,握有和大7066張,如果有人要問鼎和大經營權,高鋒是一個切入點,這種貼近面額的公司居戰略要塞之地,值得留意。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漢翔 #M31 #大立光 #典範 #友達 #軍工 #無人機 #中光電 #和大 #謝金河 #驅動IC #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