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重蹈晶片荒覆轍,美國推出高達52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的晶片法案,用來補貼在當地生產或研發半導體的廠商,然而近期卻傳美國設下許多條件,包括利潤抽成、繳交公司運作數據等,引起一陣譁然。南韓貿易代表周四坦言,這些規定可能對三星及SK海力士造成負擔。目前台灣官方並未就此事有所回應。
路透社報導,SK海力士預計在美投資150億美元,三星在德州的新廠耗資也超過250億美元,兩家大廠都希望能拿到補助降低公司負擔,然而申請補助卻也得繳出營業機密,包括成本結構、產量、產能利用率及價格變化的資訊。
對此,南韓晶片業人士痛批,「所有這些資料都是機密訊息,晶片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結構,如果資訊被公開或流出,產業內的專家們一眼就能看出我們的戰略是什麼。」
南韓貿易代表Ahn Duk-geun表示,美國晶片補助的條款應該要確實反映南韓政府與企業的意見,以免給這些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負擔。美國將於31日開放申請晶片法案中先進製程項目的補助,6月26日起開放較舊的技術、成熟製程及後端供應鏈申請補助。
事實上,早在2021年底,全球晶片荒最嚴重之際,美國就以召開半導體峰會,全面了解半導體供應鏈問題,並設法提出解決辦法為由,要求全球半導體大廠填寫問卷,當時傳出內容涉及晶片庫存、訂單及客戶銷售等資料,曾引起業界反彈。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