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虛擬資產(或稱虛擬貨幣)交易有主管機關了。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30日宣布,行政院已指定由金管會為虛擬資產平台的主管機關,將從現行洗錢防制基礎上,增加平台業者自律及資訊公開等管理,但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仍非「特許行業」,未來是否視為有價證券交易等,仍要看國際間發展及業者是否能提升投資人信心。邱淑貞說:「不排除未來有很多想像空間。」

金管會預計最快第三季前,由證期局提定具九大面向的指導原則,再推動虛擬資產平台業者組成公(協)會,未來再觀察國際間對虛擬資產的法規及發展趨勢,及投資人對虛擬資產投資信心,決定是否修法、循序漸進推動此產業發展。邱淑貞表示:「指導原則是以月為單位推出,但循序漸進的發展可能是以年為單位。」

金管會出任虛擬資產平台主管機關後立即要作的三件事;一是訂定「管理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指導原則」,就資訊揭露、商品上下架審查程序、客戶與平台業者資產分離保管、交易公正與透明度、洗錢防制、消費者權益保護、資訊安全、營運系統與冷熱錢包管理、機構查核等九面向提出管理架構指導原則,提供VASP遵循。

二是推動VASP相關協會訂定自律規範。金管會指出,國內如區塊鏈大聯盟、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及共25家業者向金管會申報防制洗錢,多數交易平台表示未來可能成立公會,未來依金管會訂出的指導原則,由公會等推動業者自律,以大型業者帶動小型業者,強化內控,提升客戶權益保障。邱淑貞強調,若不自律或不遵循的業者,銀行即不會與其往來,中斷金流相關服務。

三是跨部會合作,強化國內VASP業者自律成熟度及累積管理經驗,持續蒐集觀察國際組織及各國主管機關的監理發展方向,研擬台灣合適的法制規範方向。

#虛擬資產 #金管會 #指導原則 #洗錢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