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技醫療產業好消息不斷,先是併購再添一樁,輝瑞將以430億美元收購Seagen,預計收購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這類癌症抗體藥物複合體技術,能有效針對特定疾病細胞打擊,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近年成為醫療新藥界的投資焦點,也帶動相關中小型新藥題材的股價表現。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表示,今年全球主要國家疫情受控,醫療院所的手術治療量能再度回到疫前水準,股價具低估優勢的醫療器材股,後市也值得關注。面對全球總體經濟雖仍有逆風,加上高利率投資環境,讓生技股或仍未獲利的中小型新藥股,股價面臨基本面重估壓力,但危機中有轉機,透過深入基本面選股,可挖掘出部分臨床處於後期階段、產品具市場成長趨勢、切入大廠忽略的利基新藥市場。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指出,1980年以來六次衰退期間,醫療產業盈餘變動仍能維持正成長,抗震能力強;且醫療保健產業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不太受景氣影響,在目前市場大幅震盪格局下,為絕佳資金避風港,建議優先布局。
保德信海外醫療產業團隊顧問主管Raj Shant強調,醫療產業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常能展現追漲抗跌的強勁防禦力,加上全球高齡化帶來的剛性需求,也讓醫療類股成為少數法人資金持續流入產業。在醫療與人工智慧結合後,將對整體醫療產業的影響及成長是很全面的,包含線上問診、看病、新藥研發等,整體趨勢持續向上,醫療類股相當適合布局。
群益NBI生技ETF經理人曾盈甄認為,近期各大藥廠也後釋出新藥解盲成功、上調年度展望等利多消息,皆有利於相關類股表現,中長期在大眾對於用藥與醫療需求難減,且生技醫療產業創新動能亦不絕,新型藥物、醫材與治療檢測方式持續精進,產業享有極大的發展潛能,商機題材多元,投資前景值得期待。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