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壽險外匯成本加重。金管會28日公布,2月壽險業單月花在避險工具(即換匯CS、無本金遠期外匯NDF)的成本,達新台幣(以下同)256億元,從去年12月開始,已連續三個月破200億元,前二月新台幣兌美元升值近2.3角,壽險整體外匯成本飆上773億元,創近六年新高。
因匯兌成本加重,可實現資本利得不多,壽險業從去年10月開始,已連五個月單月稅前虧損,五個月合計虧損逾1,500億元。
拆解其中成本,即前兩個月花在避險工具的成本是528億元,應是歷史新高,這部分付出後是一去不回頭;若前二個月壽險海外投資完全不避險,則會出現匯損1,005億元,創近五年同期新高,但因為有CS跟NDF等避險工具,前二月外匯工具評價利益是550億元,同期間是收回210億元外匯準備金,因此累計前二個月外匯總成本是773億元,上次高點是2017年前二月,新台幣由31.36元急升到30.65元,前二個月外匯總成本達1,197億元。
去年同期因為新台幣貶值,壽險前兩月是外匯利益39億元,等於今年前二個月比去年同期外匯成本多出812億元。
加上當時債券仍未大幅跌價,壽險業含匯兌損益後的國外投資淨收益高達1,857億元,國內即可少實現一些資本利得,合計國內外投資淨收益2,352億元,國內約貢獻495億元。
1月新台幣匯率急升近6.5角,加上避險工具成本大增,壽險含外匯損益後的國外投資淨收益僅421億元,至少是近三年同期新低,國內外投資淨收益1,212億元,代表國內貢獻791億元。
壽險業已成功爭取外匯準備金可用來沖抵增加的外匯工具成本,到2月底整體壽險外匯準備金餘額回升到2,079億元,且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及南山人壽等都已觸及提存上限,3月若沒有太大波動,即可免提存外匯準備金,還可收回沖抵外匯工具成本,增加獲利來源。
即便投資收益逾1,200億元,但壽險業前二月稅前虧損253億元,近年罕見,2月債券殖利率續揚,且美股下跌,加上虧損,單月淨值減少628億元,壽險業整體淨值降到1兆7,954億元。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