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灣半導體協會今(28)日舉行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發表會,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擔任此次政策白皮書總諮詢顧問,蔡明介表示,台灣IC設計產值為全球第二大,在系統軟體、高階類比設計能力和國際還有差距,是可以繼續努力追上的。

蔡明介表示,半導體產業近幾年來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才催生出此次的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成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工研院的技術轉移後,接著有台積電(2330)、聯電(2303)的成立,隨後也成立了很多IC,造就了台灣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產值、以及第二大的IC設計業產值(美國第一),各個公司在發展過程紛紛培養IC設計人才,進而造就現在的規模,IC設計業不像半導體製造業需要購買昂貴的設備,主要是著重腦力密集的研發投入,台灣IC設計在系統軟體、高階類比設計能力和國際還有差距,也是可以繼續努力的。

本次發布的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從總體戰略面、人才政策面以及營運環境面三個角度,提出包括擘畫與推動國家層級的半導體戰略;採取積極性的預算編列以強化推 動力道;擴大培育IC設計人才並爭取海外人才;重新檢視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政策;強化IC設計核心技術掌握與佈局;協助業者整併與國際化以促進產業升級等六大面向。

台灣IC設計業2021年達到22%的市佔率,但隨疫情紅利消退且擅長的終端產品進入庫存調整,2022年下滑至18%。未來數年在美國管制大陸高階晶片發展,迫使大陸業者轉向中低階產品布局的態勢下,使台灣IC設計業者將面臨競爭壓力,該白皮書中也預警,台灣IC設計業到2026年市佔率將下滑至17%,將被大陸的18%超越。

#IC #設計業 #政策白皮書 #半導體 #聯發科 #聯電 #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