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歐盟國家的能源部長們將在周二開會,預計將通過一項法律,在2035年禁止二氧化碳排放車輛的銷售,而德國也將贏得合成燃料(e-fuels)車的豁免和使用。

周二的投票較原先規劃晚了3星期,主要是德國交通部長在最後一刻對該法律提出異議,認為該政策可能會阻礙汽車業符合和遵守氣候變遷目標。

歐盟在上個周末與德國達成協議,解決了這場爭端,承諾使用合成燃料或電子燃料的內燃機汽車,將可豁免2035年的禁令。

歐盟官員表示,多數國家可能在周二支持該法,讓該法律生效;義大利和波蘭可能反對,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可能棄權。

此前人們曾預計,該禁令將使得歐盟從2035年起不得銷售內燃機汽車。但德國現在贏得了豁免,為傳統汽車業者拋出了救生圈;儘管目前合成燃料尚未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

合成燃料是由無碳排的氫和電力來製造而成,它們被視為是碳中和,因為燃燒時排放的碳,被製造時所移除的碳排所抵銷。

保時捷和馬自達是合成燃料的主要支持者。福斯汽車、賓士和福特則押注於電動車的發展,並敦促歐盟不要對2035年禁令有退縮的行動。

交通運輸佔歐盟排放量的近4分之1。而且新車的平均使用時間長達15年。但是歐盟也有許多主要汽車製造商和相關產業。

#歐盟 #碳排車 #燃油車 #內燃車 #合成燃料 #電子燃料 #e-fu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