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8日發表「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指出亞洲經濟體今年GDP成長率為4.5%。同時預計亞洲生產、貿易、投資一體化和金融融合進程將加快。但預估新興市場人均收入面臨停滯風險。

證券時報報導,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指出,亞洲經濟體今年GDP成長率為4.5%,是全球經濟放緩下的一大亮點,較去年的4.2%有所提升。IMF的分析顯示,僅中國和印度兩國就將貢獻今年全球增長的一半,中國經濟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亞洲其他地區的產出就會增加約0.3%。此外,亞洲其他地區的貢獻度也將達到25%。

但另一方面,報告指出,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整體增長動力較弱,此前世界銀行對今年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GDP成長率預測下調0.8個百分點,降至3.4%,主因是是外部需求的減弱和融資條件的收緊。預計投資不足或將對新興經濟體的增長能力造成制約。

世界銀行此預測2022~2024年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的總投資平均僅增長3.5%,不及前20年平均增長率的一半。報告指出,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人均收入對已開發國家的趕超面臨陷於停滯的風險。

報告預計,今年在世界經濟放緩和全球化遭遇碎片化風險的大背景下,亞洲經濟整體復甦步伐繼續推進,區域生產、貿易、投資一體化和金融融合進程將加快,亞洲將把握好全球經濟治理的「亞洲時刻」。亞洲經濟體抗外部衝擊能力、產業鏈重構與韌性、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區域貿易協定落實是四大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新興市場 #亞洲 #開發中國家 #博鰲亞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