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陸是世界工廠,但製造業成本逐年提高,產生企業外流危機,在越南及泰國新註冊的企業,約有6成是勞力密集型的陸企。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認為,大陸應該要建立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鏈,提升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並反擊以美國為首的脫鉤行動。
南華早報報導,黃奇帆現職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針對目前大陸經濟產業現況發表看法,他提到,可以理解這些企業在經濟策略上做出調整,因為外移的企業主要是對關稅較為敏感的低附加價值產業。
由於美中之間的貿易競爭日益激烈,加上前幾年嚴格的疫情管制措施及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企業考慮降低對大陸的嚴重依賴,傾向將製造業轉移至印度和東南亞。
黃奇帆認為這樣的改變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對大陸而言,最大的問題是建立高附加價值的供應鏈,而不是低附加價值的供應鏈,我們應該培養製造業的領導者或打造像蘋果這種位在供應鏈頂端的企業,能夠自己設計與生產關鍵產品。」
在此狀況下才能夠抵禦以美國為首的脫鉤策略,北京當局重點關注先進製造業、高科技產業、人工智慧、醫療保健及綠色能源產業,提升產業鏈水準並推動經濟成長。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